关于《河北区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为完善本区应对突发事件紧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机制,保障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高效进行,提高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急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健康危害和人员伤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区政府对《河北区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现解读如下:
一、修订背景
为做好因突发事件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根据《天津市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及《河北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对《预案》进行了修订。
二、修订依据
依据《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天津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天津市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全社会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救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落实各项应急医疗救治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从高到低实行分级管理。
依法规范,措施果断。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工作制度,对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依靠科学,资源整合。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提供保障。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河北区行政区域内,因突发事件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五、主要内容
修订后的《河北区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构建了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组织指挥体系,明确了各相关单位在医疗救援工作中的相应职责。发生导致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突发公共事件时,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明确职责;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反应及时、措施果断;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平战结合、常备不懈;加强协作、公众参与”的原则,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做出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突发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任务,在接到突发事件的报告后,在迅速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同时,将人员伤亡、抢救等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由相应级别的组织指挥体系按程序宣布应急响应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