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应急管理局起草了《河北区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就有关制定情况说明如下:
一、《规划》制定的必要性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开局时期;是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一基地三区”定位的关键时期;是河北区着力打造品质实力之城、创新活力之城、文化魅力之城、生态宜居之城、平安幸福之城的攻坚期,为统筹推进全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依据和特点
《规划》充分考虑了“十四五”时期我区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求。
一是注重把握中央、全市要求,增强《规划》的导向性和指导性。《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紧密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党的领导、社会共治,坚持人民至上、安全发展,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坚持底线思维、有备无患,坚持资源整合、突出重点,确保《规划》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指导性。
二是注重参考法规政策、决策部署和有益经验,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操作性。《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天津市河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天津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参照了《天津市河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和市、区两级近年来政府工作要点、年度工作报告等文本,就全区“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监管、自然灾害防治救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做了具体细致研究和部署,明确建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的应急能力体系的主要目标,一目了然、便于实施。
三是注重调研征求基层意见建议,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规划》注意吸收了“十三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实践和制度成果,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新思路、应对新常态、落实新要求、彰显新特色。起草过程中,先后实地走访调研了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消防救援支队,组织区发改委、区住建委、区城管委召开调研座谈会,广泛收集各有关部门数据、材料,多次征求区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各街道办事处意见建议,增强了《规划》的广度和厚度。
三、《规划》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规划》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现状与挑战、指导思想与原则,主要目标与指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第一部分现状与挑战,分为进展与长效和面临的挑战,主要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河北区在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安全基础保障、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应急队伍建设、应急预案体系、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安全宣教八个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同时结合区域实际,对河北区在安全监管、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面临的风险挑战进行了客观分析。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与原则,明确了《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总原则,细化了坚持党的领导、社会共治,坚持人民至上、安全发展,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坚持底线思维、有备无患,坚持资源整合、突出重点五个编制原则。
第三部分主要目标与指标,表述了河北区“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量化了安全生产、灾害防治、城市建设应急保障能力三类数据指标。
第四部分主要任务,分为四个方面十二条,第一方面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包括三条:完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应急工作机制、强化应急管理法治;第二方面深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包括四条:严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提高风险源头管控和监测预警水平、筑牢重点领域安全防线、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第三方面加强应对能力建设,筑优应急保障网络,包括三条:构建科学应急预案体系、建强全面过硬应急队伍、完善应急物资装备保障;第四方面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激发社会参与活力,包括两条: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夯实应急文化基础。
第五部分重点工程,分为区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工程、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广工程、基础设施防灾能力提升工程、消防救援站(队)建设工程、应急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项目五大化建设工程。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对完成《规划》主要目标需要配合形成的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投入机制、强化人才培养、建立评估制度四个保障措施进行了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