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原文:河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一、什么是“无废城市”?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二、《实施方案》的编制背景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摆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2018年国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围绕加强固体废物分类处置,促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方面开展试点。同年,生态环境部将“无废试点”纳入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标,2021年11月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意见中提出要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同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部等18个部委联合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环固体〔2021〕114 号),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2022年4月24日,我区作为天津市“无废城市”建设范围之一,列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天津市委市政府、河北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推动河北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2022年10月31日,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天津市河北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三、制定《实施方案》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答:1、《“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环固体〔2021〕114号);
2、《关于公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通知》(环办固体函〔2022〕164号);
3、《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四、制定《实施方案》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答:《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三个关键环节,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建设模式、引导全员参与,着力解决当前固体废物管理存在的各项问题,逐步构建“无废城市”建设长效机制。通过“无废城市”建设,到2025年,全区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体系逐步形成,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明显;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基本形成,区域联动合作更加广泛深入;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固体废物全过程“可查询、可追溯、可监管”;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五、《实施方案》中明确的重要举措都有哪些?
答:《实施方案》明确了8项重要举措,分别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工业固体废物有效利用;强化监督管理能力,切实防范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完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体系;搭建无废技术超市,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技术水平;提升无废数字管理,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市场体系;创建动态监管平台,健全固体废物管理监管机制。
六、《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答:《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
《实施方案》第一部分提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持续推进河北区品质实力之城、创新活力之城、文化魅力之城、生态宜居之城、平安幸福之城建设,全面推动河北区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实施方案》第二部分提出“十四五”期间重点任务,着力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大力推进工业、建筑业、生活领域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强制度、技术、市场和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保障能力。
《实施方案》第三部分明确“无废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工作落实、加大政策支撑、抓好宣传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