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基本情况
要闻简报
重要会议
区情平台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理论研究
制度文件
专委会工作
党派团体与界别工作
街道政协工作
文史苑
委员风采
委员论坛
联谊交流
大事记
   首页 - 政协河北区委员会 - 政治协商

关于优化现有资源,塑造意风区品牌的建议


政治协商       加入时间: 2019-07-05 16:55:28       编辑: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

  按照区政协“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大意风区规划建设”调研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民革区委会与政协光复道街工委组成联合调研组围绕优化现有资源、塑造意风区品牌主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意风区核心区四至范围南至博爱道、东至五经路、北至建国道、西至胜利路,占地面积28.45公顷,有“小洋楼”118栋,总建筑面积是22.06万平方米,其中海河风貌公司产权楼宇69栋,面积13.70万平方米。

  (一)配套指标偏低

  意风区内没有固定的公厕,现状是海河风貌公司用两个未出租楼宇的卫生间作为公厕,在节假日期间区城管委增设两个移动公厕车辆,但难以满足日常需求,逢节假日如厕难的问题尤为突出;意风区内单行路多,只有四个停车场,规划展览馆地下有近300车位、地上20车位,但丁广场停车场有60车位,进步道海河风貌公司周边有20车位,400个车位难以满足众多游客需求。

  (二)商业氛围不浓

  目前在海河风貌公司出租的53个楼宇中,51个经营餐饮,且梯次不明显,高端餐饮较多,中端特色餐饮少且竞争力不强;意风区步行街区常年充斥低端的商品售卖,与意风区定位极不相称。区域内“吃住行游购娱”没有形成产业链,水平不高。

  (三)文化挖掘不足

  文化内涵发掘不足,可看可听可买可带的特色文化产品缺乏,与“文化河北”的定位还有差距;文化旅游没有规模效应,吸引驻足的力度不够;区域内梁启超纪念馆、意风区博物馆、曹禺故居、天津印象、尔宝瑞蜡像馆宣传推介不够。

  (四)人性化服务欠缺

  意风区及周边的建筑大部分建于上个世纪,难以形成现代办公简捷便利的氛围。核心区内便利店、自动售卖机、直饮水设施基本没有,无法解决游客基本需求。

  二、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配套设施,让意风区动起来

  在意风区核心区或周边增设公厕,且融入意风区文化,既方便如厕,又可以在短暂时间感受意风区文化;增设售卖点、便利店、自动售卖机、直饮水设施,使短途游客解决饮水、小吃、零食等简单需求,方便游客驻足区域内;优化整合道路交通方案,在周边规划停车场和旅游大巴停车场地,规范共享单车管理,减少意风区内车流量,整体规划形成可转可行的交通网络,带动旅游产业链的形成。以便捷舒适的公共服务让意风区动起来。

  (二)营造商业氛围,让大意风区活起来

  搭建多层次平台,加大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楼宇与企业等多层面平台的沟通力度,推动大意风区形成内部融通的氛围;提升我区对意风区的服务水平、特别是高端服务水平,建设一支能够规划意风区整体业态,在政策、设计等方面引领、促进企业发展的高品质服务团队;深入研究商家、游客等多方面不同层次需求,统筹规划,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科学合理的旅游产业链;加快意风区核心区特别是步行街区业态调整,淘汰低端业态,改变“千街一面”、“万店雷同”的状况,打造精品购物业态。不断增强大意风区的活力和吸引力。

  (三)打造文化品牌,让大意风区火起来

  围绕“文化河北”,做大做强文化品牌,推广大意风区的品牌效应和广告吸引力。深度挖掘意风区建筑艺术、欧洲历史文化、中国近代历史事件、丰富多彩的名人故事,邀请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举办艺术展、公益路演展示文化底蕴;利用意式风格建筑特点,创作意风区独有的文艺作品,以快闪、曲艺、小品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楼上楼下立体空间展示平台,邀请民间艺术团体或高校艺术类院团的学生参演,丰富区域可看可听文化内容,吸引游客驻足;充分利用新媒体、融媒体、自媒体、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意风区文化特色;利用现代科技,打造智慧旅游区,完善各建筑及古迹电子信息,利用二维码通过AR、VR技术形成掌上意风区旅游品牌;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洋楼民宿,将意风区特有的艺术、民俗、技艺、餐饮等项目融入意风区综合开发;开发利用好现有的剧场、丰富旅游产品,设计意风区明信片、邮票、文化衫等,深度挖掘文创产品和旅游资源;规划设计意风区内不同层级的参观景点,如博物馆等展示平台,吸引游客走进小楼,深层次了解意风区内建筑、人文、名人和中西方文化,以文化吸引力让大意风区火起来。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河北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