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基本情况
要闻简报
重要会议
区情平台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理论研究
制度文件
专委会工作
党派团体与界别工作
街道政协工作
文史苑
委员风采
委员论坛
联谊交流
大事记
   首页 - 政协河北区委员会 - 政治协商

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区安全风险管理的建议


政治协商       加入时间: 2017-11-08 17:41:07       编辑: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内,影响公共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切实提升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区政协社法民宗委围绕我区安全风险管理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河北区安全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和平安河北建设做出了积极努力。区政府启动了建立区级城市安全风险清单和风险数据库工作。安全风险数据库项目是以河北区整体安全风险为主体,以街道、园区为单位,通过对各区域内风险源和敏感目标的调研,借助定量风险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整个河北区的安全现状进行评估,包括城市的主要安全风险及分布、风险等级划分、高风险区域风险评估、重点单位、重大危险源单位风险评估等。在此基础上,形成河北区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城市风险电子地图等,为推动安全河北建设和创建国家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区奠定基础。区委、区政府投入资金购买服务,委托权威机构对可能导致河北区事故灾难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全面体检,进一步摸清各区域、各行业重大风险和具体分布情况。目前,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已基本结束,《河北区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也初步完成。

  二、存在问题

  在加强和完善城市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由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未得到根本解决,安全基础依然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

  (一)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应急机制体系。我区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不断健全,但由于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应对措施仅局限于部门或地区性、行业性,部门之间、街道之间、条块之间、预防与处置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处理不够及时,信息、人员、物资等资源的快速集成能力不足,缺乏有效配合。

  (二)安全意识薄弱,缺乏防灾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公共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安全文化的基础。风险管理不仅在于建立防范机制与现代化的技术系统,还有赖于公众危机意识。据调查,我区的居民群众危机应对和生存救济方面的知识严重不足,防灾自救和自我保护意识短缺。 (三)缺乏制度化的教育与训练机制。公众普遍缺乏应对危机的常识与技能,公众对于危机征兆的反应不敏锐,感受力比较薄弱,公众身边普遍缺乏应急设备,对于火灾中的求生方法知之甚少,缺乏由专门的机构进行专业有效的演练与培训,公众的风险意识与应急能力不足。

  三、几点建议

  (一)完善全区风险管理机制体系建设,提高城市安全管理能力。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风险数据库的建立为提高城市安全管理能力提供了科学、系统的保障,建议区政府确立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合法性,明确提出完善城市安全管理标准规范体系,严格安全生产执法,强化制度约束,把安全管理工作纳入依法、规范、有序、高效开展的轨道,真正做到依法准入、依法生产、依法监管。同时强化对事故发生的责任人和监管等部门的追究问责,从源头引发重视。

  (二)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系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危机预警机制的目的是防患于未然,这也正是风险管理的目的,建立健全预测、预报、预警的危机系统,就是通过危机预测,向政府提供危机信息,使政府科学决策并做好防范措施,快速启动应急系统,降低事故突发率以及消除潜在的危险,在危机未发生之际将其处理掉,将危机限制在可控范围内。同时要建立专业救灾队伍,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做好培训和演练,全面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三)加大对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宣传教育。把风险管理纳入日常工作体系,大力宣传安全理念,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安全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要积极举办以安全和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论坛、演讲会。结合实际,强化安全生产法治宣传教育,做好以《安全生产法》为主体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和宣传活动。坚持法律宣传与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安全生产治理行动相结合,在执法行动和治理行动中,坚持宣传先行、教育推动、强化执法、严格监督,达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目的。在安全类报刊、政府网站、街道社区、电视台开设安全文化专栏,推动安全文化知识宣传普及。加强必要的培训和演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将我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河北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