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基本情况
要闻简报
重要会议
区情平台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理论研究
制度文件
专委会工作
党派团体与界别工作
街道政协工作
文史苑
委员风采
委员论坛
联谊交流
大事记
   首页 - 政协河北区委员会 - 政治协商

关于加快我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政治协商       加入时间: 2016-10-31 09:27:53       编辑: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

  按照加快道路建设和整修、改善交通出行环境的要求,区政协城建委成立了调研课题小组,就我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铁路、河流制约路网规划。我区地处中心城区北部,区域内有三条铁路、六条河流穿越,形成了规划边界效应,这种历史遗存和不可更改的因素造成了我区路网规划的盲点和难点,这些盲点和难点对我区道路规划和建设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割裂作用,造成了路网功能的不完善,制约了我区道路的提升发展空间和群众出行的便利性。

  二是路网建设没能达到发展指标。目前,全区路网长度161公里,路网密度5.44;距离规划路网长度234.6公里,达到路网密度7.93还有很大差距。经过多年不断建设,道路实现率已达到69.6%。我区现状道路面积4.2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5.75平方米,略低于6.0—13.5的发展指标要求。

  三是主干路网体系不完善。由于铁路和快速路节点的封闭,造成我区东西走向的道路拥堵,并且缺少与东北部城区及东南部城区联接的主要过境通道,进入河北区的过境交通量过度集中,高峰期道路交通拥堵量持续增加。

  四是断头路影响循环功能。我区支路网密度为2.36,低于4.0的国家规范标准,城市规划次干路建设相对缓慢,占路市场过多,侵占了城市道路的交通资源。因受拆迁条件制约,道路不能按照规划红线实施建设,路内停车泊位较多,对慢行交通及路权分配造成了影响。

  五是规划路的拆迁成为难题。例如,在今年规划建设的,已经开工的道路中就有8条道路因为涉及拆迁问题而被迫停工或缓建,涉及违章建筑将近1万平方米,拆迁费用也出现严重不足。

  六是管网预埋滞后规划。我区路网路面老化严重,特别是区属道路和支线道路,不仅破损严重,还经常被“拉拉锁”,各种管线的入地工作没有提前和统一的规划,给群众的感觉就是道路施工过多,给出行带来不便,影响交通的畅通。

  二、建议

  一是提升规划水平。针对我区道路特点和实际,建议规划部门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吸收新的规划理念,走出去,学习国外和我国一些城市规划的先进经验,以超前的意识将不利的因素化为我区的道路交通特色,加快建设畅通便捷的交通路网。

  二是完善路网格布局。建议加快五马路和穿越铁路的隧道建设,为缓解由于地铁施工和快速路的节点封闭造成的贯通我区东西走向道路压力提前做好准备。建设思源路、泰兴路等城市主干路网,增加区域交通外部通道,缓解中环线及金钟河大街的交通压力。

  三是加强区属道路的建管力度。积极争取配套资金加快次、支路网及断头路的改造建设,逐步形成“窄路密网”的区内道路格局。土地出让避免地块范围过大,应控制在220——250米的地界长度,打造宜居舒适的空间尺度。下决心清退占路市场,还路于民。减少道路停车规模,逐步形成以“项目配套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泊位为补充”的格局。

  四是以工程带动路网建设。巩固和完善新开河以南地区交通,重点加强新开河以北地区路网计划的落实和建设启动,结合重点开发项目、保障房项目、危楼平房改造项目、一园多区示范建设项目对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需求,对张兴庄、3526厂、江都路等重点区域路网情况,重新梳理,挖掘潜力,使我区区域路网建设更趋合理、规范、顺畅。

  五是破解拆迁难题。建议市、区有关部门在土地整理阶段提前介入,统筹规划。在土地挂牌出让前完成规划道路红线内的拆迁工作,这样一些配套道路的修建就可以随土地的开发建设同时进行,避免了一些新建项目等待配套的局面。对卡口路的改造,建议设立专项资金,解决道路立项后由于拆迁资金不到位而造成的停、缓问题。

  六是实行建管并重。建立标准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健全以城市道路为核心、地上和地下统筹协调的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制。重点加强城市管网综合管理,规范城市道路开挖和地下管线建设行为,杜绝“拉链马路”。长远规划、提前规划,建立城市基础设施电子档案,建立我区道路基础设施和地下设施的长远规划,尽可能实现地下设施管线的超前铺设,尝试地下设施租赁模式,避免重复建设,并实现科学化管理。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河北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