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基本情况
要闻简报
重要会议
区情平台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理论研究
制度文件
专委会工作
党派团体与界别工作
街道政协工作
文史苑
委员风采
委员论坛
联谊交流
大事记
   首页 - 政协河北区委员会 - 政治协商

关于提升经纬艺术街区文化品位的建议


政治协商       加入时间: 2016-10-25 16:29:47       编辑: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

  经纬艺术街区是2012年河北区人民政府筹资2600万元建设的亮点工程,一期工程位于地纬路中山路至三马路地段,全长287米,宽20米,建筑设计风格为中西合璧青砖灰瓦。经纬艺术街区开街之初,确曾一度火爆,街区内设有孙其峰、张牧石、范曾、霍春阳、唐云来等艺术大家的展室和工作室,引进了一批书画店、画材店、琴行、紫砂等与艺术相关的产业和门店。但很快名人展室撤出,各种门店关闭,整个街区除街景特色外,一片沉积,缺少营销的人气和文化氛围。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规划没有落地。2012年,区政府投资2600万元修建的地纬路,由于背靠美院,这条街被冠名艺术街区。街区设计风格为青砖灰瓦、中西合璧,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二十世纪初期的历史风貌,但是“以地纬路为中心,南沿海河、东接意奥风情区、西接大悲院,进一步构建创意产业链,提升河北区的文化气息……”,这一开发初衷在定位时却被淡化了。由于一期工程仅将艺术内涵缩小为美术、将业态局限在书画的“一条街”上,加之规划二期的“区”还一直停留在纸面上,“经纬”也就成了瘸腿,品位自然难以提升。

  二是,管控严重失位。经纬艺术街区成立之初建有领导小组,但具体的管理部门或没有明确或严重失位,各职能部门只是各自为政:内环开发公司只是街区建设的发起者和街区的一个商户,租用美院的门面经营鸿德美术馆;作为政府部门的鸿顺里街和大悲院管委会的管理,更多的是市容环境管理和治安防范;与天津美院的协调还不到位。对规划如何落地、业态如何管控、配套如何完善、政策如何扶持、环境如何改善等问题,还没有任何一个部门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三是,配套设施不全。经纬艺术街区硬件设施不全,没有公共厕所和停车场。按照国家旅游部门的有关规定,没有公厕是根本不可能申报A级旅游景区或景点的。如此一来,势必影响产业链的延伸。此外,街区周边小门小户类的餐饮业居多,环境较差、臭味熏天,与街区也极不相称,亟待进一步治理和改善。

  四是,宣传推介不够。“河北”一词的指位性很强,明代已被普遍使用。1902年,袁世凯在津全面推行“新政”。翌年,选中境内金钟河以北、新开河以南地区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制定了《开发河北新市场章程十三条》和《开发河北新市场交通现行新章十三条》,修建了新车站、大经路(今中山路)和金钢桥。此后,官衙、学校、工厂、文化机构相继涌现,境内遂成天津行政、经济和文化教育管理的中心。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更何况这种传承随着历史的发展,慢慢的淡化了。因此,在地纬路附近设立经纬艺术街区,本身就有弘扬历史文化,建设文化河北的初衷,但明显我们在宣传推介上做得还不够。

  二、四点建议

  一是,坚持定位、不改初心。经纬艺术街区位于三岔河口、大悲禅院连接线上,其定位要坚持“以地纬路为中心,南沿海河、东接意奥风情区、西接大悲院,进一步构建创意产业链,提升河北区的文化气息……”,以此来体现河北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要讲好地纬路一条街的故事,还要把经纬艺术街区打造成为中山路的窗口,凝聚百年老街的历史文化标志,展现经纬纵横的大气和风采。

  二是,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建议成立综合管理部门,使之“责权利统一,人财物相随”。政府管理部门要摆正位置、扮好角色,其职能应重点放在制定区域规划、落实配套设施、完善相关政策、改善服务措施上来。至于经纬艺术街区的经营,则完全可以交由行业性的机构或专业性的公司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当然,既然依托美院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要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才好,使经纬艺术街区真正形成“政策引导、区校联合、市场运作”的格局,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三是,艺术为主、丰富内涵。依托文化河北的定位,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大发展机遇,积极引进知名文化品牌、著名艺术企业,延伸经纬艺术街区产业链,丰富经营业态。联合市文联、美院等单位,开展艺术沙龙、名家讲座、艺术鉴赏等活动,提升文化品位、浓郁文化氛围。

  四是,利用媒体、宣传推介。经纬艺术街区建立之初,曾设想成为我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名片,但五年来的运作实在是差强人意。建议区委、区政府加强对经纬艺术街区的宣传推介工作,如:推介招商项目、宣传优惠政策、拍摄影视作品、反映人文风貌等。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河北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