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基本情况
要闻简报
重要会议
区情平台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理论研究
制度文件
专委会工作
党派团体与界别工作
街道政协工作
文史苑
委员风采
委员论坛
联谊交流
大事记
   首页 - 政协河北区委员会 - 政治协商

关于我区体育产业发展问题的建议


政治协商       加入时间: 2016-10-25 16:29:47       编辑: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

  2014年,国务院和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相关文件,对发展体育产业作出了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进一步落实文件精神,加快我区体育产业发展,今年以来,我们对我区体育产业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我区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是从市场需求上。我区现有214支健身队伍,164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运动员1200余人,长期参加足球训练人数超过800余人,体育人口数量较大,发展体育产业市场需求旺盛。二是从发展规模上。目前,在我区注册的从事体育产业的企业有263家;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常年举办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的主场比赛;一家青少年足球联盟,并成功举办过央视“谁是球王”系列高级别赛事与活动。三是从投资设施上。2015年以来,我区全民健身中心、火车头体育场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累计投资超过8000万元,利用市体彩公益金为我区建设健身路径360处,更换健身器材4000余件。四是从简政放权上。区体育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力简政放权,划转行政审批事项3项,废止1项,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规划引导。我区尚未制定详细的体育产业规划与相关政策,并且没有开展过相关体育产业统计、分析工作,缺乏引领体育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二是体育场地资源匮乏。我区体育场地主要以学校体育场地为主,对社会开放程度低。公共体育设施主要以社区内安装的全民健身器材为主,缺乏符合用于经营条件的专业类场馆,也没有用于举办大型活动条件的带有看台的综合体育场馆。三是体育产业结构与规模亟待升级。我区体育产业形式主要以小微私营企业、个体商户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提供体育产品与服务种类不够丰富,高附加值经营项目较少,与其他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创新驱动能力不强,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我们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引导。一是建议区委、政府加快制定河北区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成立发展体育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并建立评价与监测机制。二是促进体育与金融业、互联网科技、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等融合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加快发展体育总部经济,鼓励和扶持体育产业金融服务、股权投资等,推动体育科技自主创新,加快体育传媒业发展,培育体育中介服务组织。

  (二)创新发展机制,发挥后发优势。一是发展健身休闲项目,促进大众健身提档升级;推动传统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休闲运动的体育项目。二是利用我区新开河沿岸综合整治工程、全民健身中心、体育中心的体育场馆等场所,形成以新开河为主轴的体育产业发展;同时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民全运”、“京张冬奥会”、“文化河北”等主题,承接各类区域、省际、市、区级别的赛事活动,争取形成在河北区落地生根的具有吸引力的品牌赛事。三是加快发展职业体育,建设河北区“三集中”体校,打造足球联盟品牌,加强与火车头俱乐部的合作,扩展青少年足球培训市场。四是建立体育科技服务体系,如“互联网+全民健身入户工程”,为群众提供科学化的便捷的体育公共服务。五是依托交通优势,结合会议、培训、餐饮、销售、观光、运动康复等服务业态,构建体育休闲元素的高品位“城市客厅”,通过汇聚京、冀及周边区域人流,提升产业规模与结构。

  (三)深化供给侧改革,整合体育资源。一是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加快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五个一”建设标准,建成15分钟城市健身圈。二是通过项目补助、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体育设施建设、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保健康复等领域。扶持并鼓励体育类民办非企业组织、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商业体育俱乐部发展。三是鼓励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四是争取国家与市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建立体育产业项目储备库,以项目补助、贴息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体育产业项目予以扶持。五是建立覆盖我区乃至全市的体育消费及体育产业动态监测平台,及时分析与掌握产业发展趋势及规律,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依据。

  (四)推动全民健身,引领体育消费。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继续推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建好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与体育队伍,开展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进一步推动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开展,深入开展校园足球与学校体育。二是推动学校与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利用,完善各类体育场地健身服务标准,安排财政资金和争取一定比例体育彩票公益金,通过政府购买、发放体育消费券等多种方式,支持群众健身消费。三是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利用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培育体育消费观念、养成体育消费习惯。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河北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