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基本情况
要闻简报
重要会议
区情平台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理论研究
制度文件
专委会工作
党派团体与界别工作
街道政协工作
文史苑
委员风采
委员论坛
联谊交流
大事记
   首页 - 政协河北区委员会 - 政治协商

关于共享科技发展资源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政治协商       加入时间: 2016-10-18 17:40:00       编辑: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

  共享科技资源是我国在“十三五”期间保增长、转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动力源泉。加快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建立健全科技资源的共享机制,才能使区域内的不同科技创新的主体——中小型科技企业获得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和设备资源。

  河北区作为一个工业老区,有着雄厚的发展基础和技术资源,制造业企业和为大型装备制造业配套的光机电一体化企业相对集中。在目前我区科技资源、科技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必须通过科技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和相应的开放手段,健全区域科技成果共享机制,为降低企业、个人创新创业成本,创造有利条件。

  近年来,河北区高度重视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工作取得一定的发展。但从整体看,科技资源的共享水平仍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一是在科技资源共享上,区域内的整体规划和统一协调不健全,科技创新主体相互封闭的状况较为严重。长期以来,市、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在高校、科研院所、大型国企形成的科技专业平台资源,缺乏区域内的规划布局,信息不通,家底不清,未能形成全社会共享,无法形成集成优势、区域优势。二是企业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科技资源管理缺乏共享观念和宏观协调,平行建设,互不流通,封闭运行,没有形成需要的科技资源共享运行体系和政策支持。三是缺乏相对有效的精准设备,大量的技术标准、专利、科研成果、信息资料分布在不同企业和部门,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企业、个人无法快速有效获取、开发和利用。为此,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科技资源共享观念。要立足我区的实际情况,摸清家底和企业的需求,转变思路,树立合作、双赢、精准服务的理念。要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挖掘新的动力源,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如座落在我区的天津市检测技术研究所和天津市电工技术科学研究院,是天津市唯一集标准化管理、计量溯源管理、产品质量监督、金属材料检测、特种设备检验、技术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可以这两个重点检测机构为依托,搭建平台,促进我区企业产品制造质量标准及经营计量标准的提高,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检测等服务,实现我区绿色制造与和谐经营。

  二、发挥政府主导协调作用。全社会科技资源的共享是一项新的工程,要发挥政府的牵头作用。首先要统筹规划,建立长效管理运行机制,涉及各方利益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兼容等诸多问题,政府各部门要在为企业帮扶中了解需求、有效对接,形成政策导向和第一推动力,充分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要采取强服务、硬对接的方法,使区域内科技资源信息畅、效率高、服务精。要针对企业重点发展领域和项目,把过去的一次性扶植改为连续支持,跟踪市场和产品、品牌,把普惠政策变为精准服务。

  三、健全规范管理运行制度。规范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运作,制定共享服务的管理办法,使共享服务平台发展、投入、经费保障、科技人员作用的发挥等得到有效的支撑。要明确区域内大型国有企业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共享专业服务中心的建设要求,选取区域内电工院、水利院、铁三院、华电重工、通广集团、中车、新兴际华等具有良好基础,专业设备齐全,综合技术力量强,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央企、国企单位,将其完善为共享科技资源专业服务中心。

  四、建立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库。建立区域经济发展人才专项津贴,吸纳国内外专业人才带项目、带队伍、带成果落户河北;鼓励科研项目成果实现转化,对承担科研项目的科技企业、创新团队人员给予奖励,政府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扶持,重点培育。同时,政府应建立科技专家联席、联系制度,落实责任制,通过区领导与专家的制度性联系,实现信息、资源、项目、人才的互联互通。要结合“十三五”规划制定好区域经济发展人才资源规划,实现区域科技人才的资源共享,发挥好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专家群的作用,有计划地推进科技型企业人才培训和校企联合培训基地建设,突出培育一批科技管理人才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家群体。建立区域经济人才需求信息化平台,提升区域经济人才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真正使人才资源形成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战略资源。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河北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