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基本情况
要闻简报
重要会议
区情平台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理论研究
制度文件
专委会工作
党派团体与界别工作
街道政协工作
文史苑
委员风采
委员论坛
联谊交流
大事记
   首页 - 政协河北区委员会 - 政治协商

关于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打造社会养老服务品牌的建议


政治协商       加入时间: 2016-10-18 17:22:25       编辑: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

  当今社会因人口老龄化而伴生的社会养老问题,是个世界性话题。在当前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机构养老服务能力滞后的形势下,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打造社会养老服务品牌是养老产业的必由之路。

  一、传统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机构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低。

  养老院为核心的传统养老机构,存在着住养老人对照料护理的专业化服务需求与机构中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之间的突出矛盾。最需要长期照料护理服务的失能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技能和生活能力不断退化,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多,生活自理程度越来越低,对长期照料和康复护理等方面服务的依赖性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专业化的机构住养服务应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养老机构收住此类服务对象,专业化的护理照料必须跟上,服务过程中各种专业知识、手法、技巧必须有充分的应用和体现。反观我区养老机构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现状,却与失能老人的专业化养老服务需求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人员严重短缺,现有的专业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机构住养老人对照料护理的专业化服务需求与养老机构的低水平服务矛盾突出。

  (二)养老机构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陈旧。

  目前养老机构以生活照料为核心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膳食供应、健身娱乐等服务。服务对象多是欠缺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服务对象范围窄,服务模式单一,对老年人文化生活、精神需求方面延伸性不足。

  二、打造社会养老服务品牌的建议

  从国内外养老服务业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情况和商业服务业发展的普遍规律看,要培育健康发展的养老服务产业,必须改变现有的国有养老机构以政府计划管理为主,民营养老机构小规模低水平单打独斗的局面,借鉴政府支持连锁商业服务业规模化发展的成功经验,着力发展符合经济规律,具有独立生存与发展能力的社会化养老机构。重点倾斜,扶优扶强,着力培育打造连锁化、规模化的品牌养老机构。培育一批在全市占据龙头地位,具有示范意义,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集团化品牌养老机构。

  (一)由区民政部门牵头,专题研究鼓励支持我区发展连锁化、品牌化养老机构的政策措施。

  研究养老机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政策措施,首先要着眼于提升我区养老事业水平,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其次要把养老机构建设作为一种产业发展去研究。目前虽然普遍看好“银发产业”的市场发展前景,但在现实的产业开发中,由于政府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阻挡了老年产业投资者进军的意愿。在研究政策措施的时候,不能不重视这一点。可以借鉴国家有关部门和我区关于支持发展连锁商业企业的优惠政策,理清我区做强做大养老服务产业的政策思路。在养老机构建设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二)建立重点养老机构联系制度,培植服务品牌。

  通过考察研究,确定一批品牌好、实力强、机制好、管理优秀、发展潜力较大的养老机构作为区有关领导或区主管部门领导重点联系单位,及时有效地沟通和共享有关政策、行业、专业等方面的信息和资源,对其经营与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督,提升养老机构本身的营运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建设具有养老托管、医疗康复、老年大学、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国际交流、认证培训等多种功能,能够辐射周边地区,在全国具有示范标杆作用的大型综合性养老基地。

  (三)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养老资源整合工作。

  鼓励多元化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产业,鼓励有条件、基础好的养老机构在市场中以多种形式对小、散、差的同类型机构实施并购,实现统一品牌、连锁经营的行业主导格局。

  (四)加快养老机构的专业队伍建设。

  办好养老事业,首先必须重视人才培养,加快专业队伍建设。区政府要给予必须的人力、财力支持。人才培养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于末来;既要从区情出发,又要与国际接轨。要把养老服务专业工作者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职称评聘体系建立起来。

  综上,我区要着力打造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理念人性化、服务方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养老服务品牌体系。强化政府在规划统筹、政策扶持、市场培育、典型示范、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职责,按照机构养老创品牌、居家养老创特色、社区养老辟新径、社会养老促发展的思路,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区特色、适合区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品牌化建设的新路子。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河北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