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基本情况
要闻简报
重要会议
区情平台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理论研究
制度文件
专委会工作
党派团体与界别工作
街道政协工作
文史苑
委员风采
委员论坛
联谊交流
大事记
   首页 - 政协河北区委员会 - 政治协商

关于在我区打造“15分钟健身圈”的建议


政治协商       加入时间: 2015-02-02 15:35:43       编辑: 河北区政协

民革河北区委会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各级政府要结合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布点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在对《意见》进行解读时说,“15分钟健身圈”最直观的解释,就是城市居民走出家门后,步行15分钟内就能到达最近的健身场地,“所谓‘健身场地’,包括社区路径、体育公园、步道或广场等”。  
近年来,我区全民健身路径实现了全覆盖,具备安装条件的小区均安装了健身路径。到2014年,全区10个街道的103个社区,安装了321处全民健身路径,共计3654件健身器材。但是,相对于庞大的使用需求,小区健身路径是不够的。群众身边缺少具有一定规模、可以开展多项目的体育场地,缺少高标准的现代化场馆。另一方面,我区的公园、校园、旧厂房等空间资源在体育功能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紧扣公园提升改造,积极争取全运惠民政策  
“体育公园化,公园体育化”是当前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愈发紧张形势下集约化利用空间,提高体育设施建设的有益创新与尝试。通过了解,2015年我区将新建园林8处,提升改造园林5处。其中有9处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2017年天津市将承办第十三届全运会,我市提出了“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时代主题,并将安排资金保证惠民健身工程。  
建议由区市容园林委充分考虑公园内体育设施建设,利用2017年天津市举办全运会难得的发展机遇,以“体育公园化,公园体育化”为切入点,结合我区公园提升改造,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因地制宜,兴建公园体育设施,提升公园的体育健身功能。重点加大对王串场体育公园投入,在其现有场馆设施基础上,利用此次提升改造和全运惠民的有利契机,整体提升体育设施水平,恢复其体育特色。实现以一座体育公园带动全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新局面,打造我区乃至全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新亮点。  
二、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推动全民健身中心建设  
根据《天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中关于各区县在2015年达到一个体育场、一个游泳池、一个体育馆、一个全民健身中心的具体要求,利用我区第四游泳池现有条件,对其进行第二次提升改造,建成一座6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功能包括室内羽毛球馆、游泳馆、健身房、台球厅、瑜伽厅、体操厅、运动员体质监测室;室外灯光篮球场、灯光网球场等区域;以及服务大厅、地下停车场、办公区等公共设施。  
建成后的河北区全民健身中心位于河北区八马路与月纬路交口,对公众开放的同时,作为河北区青少年业余训练基地用于开展训练。目标人群以周边居民和青少年为主。距离该中心步行时间在20分钟内的小区有月桂园、双湖花园等32个。  
三、在旧厂区利用上做文章,进一步增加体育设施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工业逐步向中心城区周边转移。大批厂房长期闲置,为我们开展体育工作提供了可利用的空间资源。部分社会力量已经在积极探索这条道路。第二印染厂、绿岭产业园均通过改造闲置厂房的方式开设了多家体育俱乐部,为我区今后的体育设施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借力废旧厂房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区内闲置厂房数量较多,建筑体量普遍较大,符合各种体育项目对高度、面积的要求;二是,根据运动项目要求租借并改造厂房,省去了土地、基建等费用。三是,由于是对现有资源的再利用,改造时间大大缩短,体育场馆可以快速投入使用。四是,利用厂房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不但能够极大推动我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进程,提高了公共体育资源的配置密度。而且能够丰富园区使用功能,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增加招商引资吸引力。  
四、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资源,推行学校场馆对外开放  
我区中小学校都建有完善的现代化的体育场馆,中小学所拥有体育场馆数量占到我区体育场馆总量的90%以上,可目前,坐落于我区各中小学校区内的大量体育资源利用率不高或闲置,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具有积极的社会作用。一是,有利于发展社区体育建设和谐社区,是推进建设美丽河北的有力手段。二是,有利于深入推进“体教结合”的发展,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与我区校园“阳光体育”与竞技体育更上一层楼。三是,有利于缓解社会健身场地的不足,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四是,有利于减轻学校经济负担,提高国有资产投资效益。  
我们相信,通过园林提升、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旧厂房改造、学校场馆对外开放等途径,既可极大程度上拓展以上空间资源的社会功能,又可整体提高我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搭建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活动平台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美丽河北建设。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河北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