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基本情况
要闻简报
重要会议
区情平台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理论研究
制度文件
专委会工作
党派团体与界别工作
街道政协工作
文史苑
委员风采
委员论坛
联谊交流
大事记
   首页 - 政协河北区委员会 - 政治协商

关于加快打造我区旅游产业链的建议


政治协商       加入时间: 2011-04-27 10:35:26       编辑: 河北区政协

当前,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链的兴起,在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发挥了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作用,加快打造旅游产业链的发展,是“调结构、促转变”的必然选择。从天津近现代史看,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厚。因此,深度挖掘我区历史文化、近现代名人文化,与意式风情区、大悲院宗教文化旅游区、中山美食街相连接,集中力量打造河北区特有的特色旅游链条势在必行。备受关注的海河意式风情区,自2009年开街以来,共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平均每月接待游客十多万人次,已成为我区乃至天津市观光旅游重地。同时也成为河北区旅游项目发展的龙头。
一、 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特色不突出。大悲院区域除拥有百年历史的禅院和宗教文化产品市场外,周边还存在与宗教无关联的其他经营场所,冲淡了大悲院作为宗教活动重要场所整体区域的完整性;中山美食街与市内其他小吃美食街相比,在经营形式和经营内容上有些雷同,没有自己的特色。
(二)近现代历史文化挖掘利用不够。三岔河口是天津历史的发源地,地理位置独特,海河沿线散落着中国近现代史上众多名人故居、文化纪念遗址和工业遗址等。例如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化、宗教家李叔同的故居,大剧作家曹禺的故居,袁世凯、冯国璋的故居,造币总厂遗址等等都在于此。但由于对这些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系统挖掘利用的力度还不够大,使众多的游客无从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知识,也无法形成旅游经济资源和优势。
(三)旅游资源点状分布,彼此无联系。由于历史的原因,天津近代发展是以海河两岸为基础,成点状带型分布发展起来的。近几年市政府下大力量对海河实施了提升改造,使坐落在我区的文化旅游资源相对集中,但仍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很难形成连贯的旅游景点。
二、几点建议
(一)深挖文化资源。组织力量编写河北区近现代历史资料,结合已修复的历史文化景点,如李叔同故居、曹禺故居等形成独立的游览点。同时,运用景点不同的文化背景设计出独特的旅游方式,如在曹禺故居周边设立“许愿树”,将游客中父母对孩子追求文化成就的美好愿望寄托在此地,形成互动式旅游消费。此外,加大对地理位置优势的历史文化场所进行整修,继续提升档次和水平,为进一步形成旅游链条提供必要条件。
(二)突出旅游特色。建议进一步完善对大悲院区域的规划,将此地区作为宗教文化和群众宗教活动的专属地区。按照宗教传统习俗规划此地区的用途,以经营佛教文化和旅游商品为重点,适当调整其他经营项目,逐步形成产业聚集,真正形成特色。建议在中山美食街增加具有我区和天津特色的小吃品种,如形成天津风味一条街等,以吸引游客。考虑到此地区距离天津铁路、长途等公共交通地较远和自身的地理位置特点,减少经营效益不好的销售门店,增添小型特色餐饮店。同时,加强对中山美食街的管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
(三)串联旅游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建议拟定几条旅游线路,按旅游时间的长短,制定出长短不一、包含不同景点的旅游线路,将河北区内的成熟文化景点串联起来,形成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旅游线路。以意式风情区为起点,以大悲院为终点,带动其他相对旅游景点共同发展。同时可将本区的旅游资源与市内旅游景点相连接贯通,开辟公交专线,实现资源的互补与互动。
(四)把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区“十二五”规划。近几年来,由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发展旅游产业摆上重要位置,提出了思路目标,率先在市区建立旅游机构,并采取多种形式开发旅游景点,完善设施,积极承办文化艺术节和旅游节等系列活动,使我区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成为我区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今后几年,是天津市和我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议尽快制定我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成立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深入挖掘我区近现代历史文化和革命历史遗迹,形成一整套文化旅游相关的政策、制度,为更好地发展旅游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0年9月26日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河北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