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就我区而言,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更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要求和重要的深远影响。
一、我区现代服务业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创意河北”的功能及产业定位,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内容,坚持从区情出发,以规划为引导,以政策为支撑,明确思路目标,狠抓新型业态,不断整合资源。截止2009年底,全区建成社区商业中心16个,其中国家级1个,市级商业示范社区5个;国家级旅游景区6个,数量位居中心城区第一。全区服务业比重有了较大提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区级财政收入由2006年的5.69亿元增长为2009年的13.43亿元,年均增长31.1%,增幅连续3年居市区第一,提前两年完成区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
但是,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市委、市政府要求相比,与全区加快发展的新形势相比,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商旅业的氛围还不够浓。目前我区意式风情区、大悲院景区等旅游消费载体还不够完善,旅游餐厅、旅游纪念品商店、旅游超市等消费场所较少,档次不高。
二是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的总量不大,品牌效应还不够突出。
三是相应的服务设施不配套。与建成集旅游、商贸、餐饮、休闲娱乐和文化博览为一体的国际性区域差距较大,特别是交通环境治理、存车场和公厕等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还需下力量解决。
四是意式风情区建筑产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二、几点建议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我区有优势、有潜力、有后劲,应该按照“突出打造特色,坚持品牌战略,弘扬文化亮点,注重整体规划,加强包装推介”的总体思路和“创意河北”的功能定位,抓好实施和推进,重点构筑我区服务业支撑产业的战略地位。具体建议是:
(一)抓好规划引导,营造特色。我区作出的以“大悲院、意式风情区、北宁公园”和“海河东路、中山路(中山北路)”为“三团两线”发展规划,在全市发展大格局中彰显了特色优势。按照这个规划,建议进一步加强引导,加快实施步伐,争取更好的成果,特别是对天津百年老街——中山路,要将文化作为产业的核心推动力,全力打造商业、博文、娱乐、餐饮、休闲聚集区,以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同时,形成三个品牌效应:一是意风街景区品牌效应,突出异国风情、文化品牌特色,加快该地区整体商业环境提升改造;二是大悲院景区品牌效应,突出宗教民俗文化特色,办好高档次、高水平的庙会,吸引更多游客旅游观光;三是中山路文化商贸街品牌效应,突出百年历史和文化底蕴特色,建设钱币博物馆,体现文脉传承,形成新的亮点。
(二)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一是加快都市工业转型。按照“一园一特色、一园一品牌”的思路,推进印刷、科技等基础创新产品、产业集聚,不断扩大现代服务业生产功能。二是推进创意产业加速发展。在成功打造6个创意产业园区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加快构筑“四园三区三基地”发展框架,再接收一批创意产业项目落户河北。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完善我区资本融资、技术支撑、人才服务和政策机制、舆论支持等措施,广交朋友,为民营企业开辟更大发展空间,培育大的企业集团,把我区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四是充分发挥金融产业作用。特别是要抓好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等一批重点单位,提供更加优质服务,建立更加紧密联系,为我区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金融创新创造条件。五是切实提升楼宇经济效益。进一步强化管理和服务,在吸引一批有实力的商务、中介、律师事务所等服务业态向楼宇聚集,使我区楼宇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完善配套服务,提升档次。采取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方法,吸引投资商开发建设一批高档次的商务中心、酒店和旅游纪念品商店等消费场所,扩大服务功能。大悲院等主要旅游景区要开辟公共交通专线,建立停车场和公厕,设立ATM自动取款机,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并将大悲院景区与意式风情区、海河游、金街游等特色旅游线路连接起来,推动旅游服务业更大发展。
(四)提供政策支持,加快发展。进一步发挥我区财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作用,为有实力、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提供借贷支持。整合区域资源,为新型服务企业提供场地支持,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完善奖励政策,努力提高吸引力,对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问责机制,对相关部门领导和承担工作的责任人,进行考核和问责。同时,针对意式风情区产权复杂问题,区政府要积极协调市有关部门,采取对策,重点解决军产、宗教产房屋产权过户等问题,以促进意式风情区建设有更大的发展。
2010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