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基本情况
要闻简报
重要会议
区情平台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理论研究
制度文件
专委会工作
党派团体与界别工作
街道政协工作
文史苑
委员风采
委员论坛
联谊交流
大事记
   首页 - 政协河北区委员会 - 政治协商

打造“文化河北”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政治协商       加入时间: 2007-12-06 17:52:51       编辑: qzx

河北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河北区今后五年的发展要突出“商贸天地、生态城区、文化河北”三大功能,打造“现代商贸服务、文化旅游经济、新型都市工业、生态示范建设”四个区域特色。作为河北区三大功能定位之一,建设“文化河北”是把河北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的现实需要,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仅就打造“文化河北”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提出几点粗浅见解。
  一、将政府的“文化河北”目标转化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文化河北”究竟与老百姓有多远?这个问题我们还不能做出精确回答,但我们知道,目前在街头巷尾普通百姓茶余饭后的闲谈中,还很少出现“文化河北”这个词。
  打造“文化河北”究竟与普通百姓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用几句话很难回答,但我们知道,老百姓支持的事情就好办,老百姓不支持的事情就很难办。我们做的既然是与国与民都有利的大好事,就应该赢得百姓的支持,形成“众人捧柴火焰高”的气势。
  其实,“文化河北”与百姓生活关系密切。因为,人民群众才是打造“文化河北”的主体。我们总说河北区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历史积淀。孰不知,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收藏者、见证者,而且是地域文化的创造者。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一部分在故纸堆里,大量的历史资料是口口相传,在老百姓的肚子里。所以,一方面我们要以形象化的普及方式,将专家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百姓传说、群众文化;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挖掘蕴藏在群众中的文化精华,汇集成“文化河北”的宏伟篇章。我们要让全区每一个人都了解打造“文化河北”的重大意义,了解打造建设“文化河北”与改善群众生活、促进和谐河北建设的关系,让“文化河北”成为群众生活中最常用的词汇,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打造“文化河北”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主体。
  “文化河北”是一个整体的构思,一个宏观的概念,由若干个板块、无数细胞组成的。谱写宏伟乐章要从写好每一个音符开始。打造“文化河北”,要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从实施细胞工程,塑造“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园区”、“文化商圈”开始,将“文化河北”的目标、责任分解细化,创建一批光彩照人的形象示范单位,从不同的侧面展示“文化河北”的风采,让“文化共建”理念如春风细雨滋润企业、社区、校园、商圈,在构建和谐河北中绽放绚丽花朵,散发浓郁芳香,这正是当前我们急需去做而且可以做到的。
  二、做出“文化河北”的色、香、味
  如果把“文化河北”比做一席大餐,那么,如何做出它的色、香、味,是当前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所谓“色”,就是营造强烈的视觉效果吸引世人眼球。我们常说,河北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除了明摆着的几处文物,让外来人动心的“文化”痕迹却不多。我们空手一指告诉来宾,这里曾经怎样辉煌,这里出现过多么伟大的名人,就像指着一个空盘子对客人说“这里曾有一盘美味佳肴”一样淡然无味。经过世事沧桑的每一截断壁、每一块砖瓦都能诉说一段历史。在广州繁华的北京路中央,曾发掘出一条千年古路,广州人用玻璃把它镶嵌保护起来供人参观。这段古路为飞速发展的都市记住了一段历史,增添了厚重的文化色彩。我们要加快塑造“文化河北”的形象,必须以最直观的方式,营造突出的视觉效果,为风化的历史重新润色。强化“文化河北”第一印象,雕塑和碑记是一个地区最具形象的历史文化标记,作为街景文化、文物标记,可以将苍白的文字立体化,配以更具感染力的口头介绍。在梁启超饮冰室、李叔同故居、觉悟社纪念馆等重点文物展区,可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布置仿真实景、大型背景,创新布展模式,增强感观效果。
  所谓“香”,就是要让“文化河北”香飘万里。通过各种方式、多种途径宣传河北文物、河北景观、河北名人、河北特色、河北品牌、河北风情,提高“文化河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知其名、闻其香,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游客。
  所谓“味”,就是雕琢文化精品,以深厚的韵味、高雅的品味感染人。让人走进河北,仿佛置身于文化殿堂,访而受益,观而动情,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在精力有限、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要集中优势力量,抓住重点线路、重点板块、重点项目进行多部门综合开发。开发中要软硬件开发并进、内涵和外延开发并进,以高水准策划,以独特视角雕琢,将每一处文物都打造成精品,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做精做细每一个文化项目,做足做透每一项文化服务,使精品文化板块成为文化河北的形象大使、金字招牌。
  三、加快“文化河北”开发的进程
  (一)划分板块,建立板块互动式开发模式。历史遗迹是河北区宝贵的文化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开发众多的历史遗迹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我们不妨将整个区域视为一体化的人文历史博物馆,划分出若干文化展区、互动板块,用雕塑讲述历史;用饮食展示风情;用建筑彰显文化。比如,在海河沿岸、新开河两岸、中山路一线、意奥风情区及其延伸地带,设立雕塑群和碑记。将以文字、口头传承的河北区历史形象化地讲述出来。在慈海桥至金钢桥之间,依金钢公园和海河亲水堤岸的风景,设立上下两层仿古休闲式“天津传统饮食文化广场”,作为河北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窗口,综合展示河北区民俗文化风情。开发“渔家菜”、“灶户餐”、“码头堡”、“沽上香”、“大悲素斋”等富有天津特色的民间餐饮食品,同时,集中各地名小吃,并配以精美的礼品包装盒。把海河对岸的游客吸引过来,让大悲院周边的游客在此驻足。形成一个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门户。在大悲院地区营造宗教文化、旅游购物休闲区,树立造币总厂、铁工厂碑记。在美院周边营造学府文化区,设立末代状元刘春霖雕塑、李公祠碑记、直隶总督衙门碑记。在狮子林桥至金汤桥之间海河沿岸,设立海河艚运、18灶工煮盐等浮雕,设立天津传统生活画卷雕塑群,集中展示码头工人、渔户、山西盐商、麻袋庄主、粮油店伙计等民俗形象雕塑。在金汤桥头设立天津解放会师纪念碑、解放天津雕像群。在陈家沟、北岸华庭附近设立“天津军民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纪念碑”。在意奥风情区营造名人雕塑群和碑记。在都市工业园和科技园营造园区文化,构建高雅的庭院式都市工业园区。这些都可以成为河北区新的旅游资源。
  (二)抓住链头,尽快形成“文化河北”产业链。发展文化产业是打造“文化河北”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我们栽植文化产业这棵树,必须选择适应河北区这块土壤的品种,否则习性不同,难以成活。其实,最容易的办法就是抓住几个具有乡土特色和文化优势的链头,环环紧扣,顺势开发,创新思路,做足文章。比如大悲院、意奥风情区、中山路文化圈,包括传媒产品、文化服务项目、特色景观、旅游产品、影视作品、文化活动等等,形成相互衔接、相互依托的文化链条。利用天津美院等独特资源,发展创新型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交流平台,聚集文化人才,形成文化培训基地和文化商圈,由文化人吸引文化项目,由文化项目带动文化产业。文化是好“生意”,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本质力量。何谓“生意”?在这里我们不妨把它理解为生动的创意,就是把活的文化观念注入产品与服务内以建立活的事业。文化还可以带领企业突破,以一种文化诉求注入传统产品中,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改造人们的生活习性,重塑美好的生活时尚。打造文化链,可由政府提出总体构想,提供政策支持。
  (三)双线并进,抓出一批振奋人心的短平快项目。打造“文化河北”,要一手抓长远规划,一手抓短平快项目。尽快拿出成果,起到鼓舞士气,增强信心的作用。建议分成两条战线,一条长线,抓长远规划、打基础的工作;一条短线,抓短平快项目。两条线并进,长线的工作成果可以随时转化为短线的工作目标。使“文化河北”尽快从务虚阶段转为实战阶段,在抓落实、出实效上下真功夫。
  (四)先易后难,下力量抓好当前工作,实现近期目标。要把若干个精美的素材谋划成宏篇巨著,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我们要以梯次推进的办法,在制定长远规划的同时,确定一年、两年、三年的近期目标,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万里长征始于足下,只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工作,努力实现近期目标,我们就会离“文化河北”越来越近,最终实现预期的宏伟目标。
  四、解决打造“文化河北”的投入问题
  “文化河北”绝不是河北文化的简单堆积,而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过程。需要科学构建,整体布局,长远谋划,综合实施。打造“文化河北”又是一项福及子孙的民心工程。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必须建立起“政府谋划、实体运作、群众参与、社会共享”的长效机制。从一定意义上讲,河北区所有企业单位和个人都是“文化河北”这项民心工程的受益者,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成果是当今社会的主题。除重大文化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外,大部分文化景观的营造都可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在政府的谋划和主导下,由企业进行开发建设。可以通过细分板块,让知名企业、单位将门前的人文景观建设、维护的任务承担下来,或者以冠名的形式承担建设某一文化项目,享有一定份额的经营权和广告宣传效益,按比例获得旅游景点收益。比如,在轻纺万象城周边休闲区建立直隶总督衙门、李公祠、造币厂、铁工厂、状元楼等碑记和人物、实物雕塑群,配以相应文化服务设施,为商城增添文化色彩,吸引更多游客光顾。同时,倡导社会团体或个人自发捐建文物景观。以此保留那些分散的不易恢复的文物景观、历史遗迹,让无形的文化资产为企业增效、为社会增效。
  五、以潜在的文化力吸引高素质企业
  目前,我们打造“文化河北”还只是一个规划设想,尚未变成现实。怎样把这种潜在的文化力转化为我们河北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呢?一些高素质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会更看重一个地区未来的发展前景。所以,只要我们有一个令人鼓舞的长远规划,有短平快的项目成果展示,有文化招商的理念和意识,以文化内涵促招商,以文化蓝图促招商,以文化服务促招商,以文化效益促招商,就一定能增强竞争力,提高成功率,将更多的优质企业吸引到河北区来。
  文化是河北区的灵魂,是河北区发展的软竞争力。文化形象的准确定位和塑造,将大幅度提升河北区的无形资产价值和软实力。河北区经济发展只有实现从项目开发战略到城市文化开发战略的阶梯式跨越,才能呈几何级数形式放大我区的经营空间,形成对人才和产业的巨大凝聚力和对周边地区的强大辐射力,走向持续、快速发展之路。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河北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