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推动“文化河北”建设的进程,区政协围绕“文化河北”这一主题,广泛开展调研论证、专题协商,同时,利用电视新闻平台,开展“文化河北”系列论坛,为进一步推进“文化河北”建设建言献策。 本期政协委员论坛的主题是:“文化社区”建设。 今天,我们特别请到了四位嘉宾。这位是区文化局局长王志飞同志;这位是区政协委员、中共建昌道街工委副书记边冬梅同志;这位是区政协委员、北京铁路局天津宁园管理处的王玉彬同志;这位是区政协委员、铁三院实业总公司总经理王金銮同志。欢迎各位! [主持人]王局长,您好!您是区政府主管文化工作的领导,请您先介绍一下关于“文化河北”建设的整体规划设想。 [王志飞]观众朋友们好!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河北区今后的发展要突出三大功能定位,即“商贸天地、生态城区、文化河北”。其中,“文化河北”这一功能定位,完全符合十七大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使我们对“文化河北”的功能定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今后一个时期,在“文化河北”建设方面,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以精品力作和繁荣活跃的文艺演出,带动精神产品质量和活动水平的提高,形成我区的特色品牌;二是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文化单位宣传服务教育功能,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平台,使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明显提高;三是进一步加强文化设施基础建设,积极推动觉悟社纪念馆改扩建工程、梁启超纪念馆附属设施建设和李叔同故居、曹禺故居的建设及对外开放;四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转变文化经济的增长方式,形成文化竞争力。同时,逐步建立健全统一、高效、便捷的文化市场管理网络。 [主持人] 刚才王局长介绍了“文化河北”建设的总体规划设想。下面请您就本期论坛的主题“文化社区”建设,谈一谈思路和设想。 [王志飞]这个话题提得好。社区文化建设是最基层、最前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文化河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建设的任务是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把社区内各个层次、各个界别、各种人员团结和凝聚起来,用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灵魂,用民族的、科学的、进步的文化代替没落的、颓废的、反科学的文化,形成“共建、共创、共享、共荣”的价值观念和“同地而居,共创繁荣,共建文明”的良好氛围,把社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文化河北”的建设,既包括环境建设的物质实体,更包括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习俗、审美方式和娱乐时尚等精神意识形态。社区文化是社区群众广泛参与实践的文化,中心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线,以人本精神为指导,以社区居民为对象,以先进文化的传播为主要内容,把广大社区居民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上来,引导到追求共同理想、共建美好家园上来。因此,社区文化是“文化河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持人]那么,我区社区文化的现状如何呢?这个问题请王玉彬委员谈一谈。 [王玉彬]好!我来说几句。我认为,社区文化建设的确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迫切的任务。近年来,河北区社区文化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体现在:社区文化设施比以前多了,先后办起了市民学校、社区青少年学校等教育机构,图书室、宣传栏、阅报栏、老年活动室也比以前增加了很多;秧歌队、合唱队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队伍得到了重视和支持;每年夏季,各社区组织的歌咏活动和社区群众自发组织开展的“夏季纳凉晚会”,演出内容丰富,场面宏大,吸引众多观众,活跃了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许多与文化社区建设不相适宜的陋习。比如,饲养家禽家畜,无证养犬就更加普遍了。早晨晚上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人出来遛狗,随地大小便,也不清理,很好的草坪、地面被污染了;乱贴、乱画现象也很严重。还有关于宣传栏问题,居委会一致反映宣传栏少,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适应全民健身的需要,体育部门为小区安装了健身器材,这本来是好事,但有的居民不注意爱护,损坏的也很多。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定位不准,认识不高;二是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三是社区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人才缺乏;四是社区文化建设尚未形成良性氛围。一些社区单位及居民群众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知度较低,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热情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主持人]刚才王玉彬委员分析得很好,我们还请王局长再深入地谈一谈这个问题。 [王志飞]王委员刚才提出的建议非常好。我认为,要解决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要充分认识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建设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二要不断增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三要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增强社区自主开展文化建设的能力;四要搭建社区文化建设平台,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不断适应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当前,亟需我们做好三件事,一是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格局,制定社区文化建设的量化标准,建立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随着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崛起,要把眼光转向社区,迅速布局建设一批以社区文化活动、社区学校为主体的新型文化阵地和公共服务平台,与此同时,各街道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轴心,建设社区文化活动室,形成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二是理顺工作体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起“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区协调,企业资助”的社区文化工作格局,实行齐抓共管,资源共享。区政府文化部门负责组织、指导,街道、居委会具体组织实施。在街道层面上,每个街道要组建多个业余团队,每个居委会要组建多个特色文化团队;在场所设施方面,充分利用辖区内中小学校的功能室、机关单位的活动室,实行共建文明,共享资源;在人才资源方面,可以邀请离退休干部作为社区文化活动的领头人,发挥离退休人员的技术专长,举办医学保健、法律常识、文艺创作、书画艺术等方面的讲座;在整合资源方面,还要调动社区单位的积极性,实现互惠互利双赢的局面。三是从资金、政策、制度上全面推动社区文化的建设。 [主持人]王局长讲得很全面。下面我们请边委员就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谈谈您的看法。 [边冬梅]好的。我认为,社区党支部在社区文化建设上,要把握三个原则,发挥六个作用。三个原则:一是按照广泛参与、自我教育的原则,坚持不懈抓经常,增强针对性,扩大影响力。二是按照整体规划、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重点抓延伸,体现创造性,扩大感召力。三是按照资源共享、联合共建的原则,紧贴实际抓结合,注重实效性,扩大吸引力。 六个作用:一是要发挥社区党支部的主导地位,引导社区文化发展的方向。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针对社区历史与现状,分析居民构成,确定社区的文化定位,以培育社区精神为核心,建立社区主流价值观,形成有利于维护社区整体利益的行为模式,避免单一被动服务性文化建设。二是认真调查研究,分析社区文化建设资源,规划文化建设内容,变盲目组织性文化活动为有目标导向性文化活动。三是整合社会服务资源,搭建社区内外互动的桥梁,变成本型文化建设为资源型文化建设。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管理部门应成为社会产品与服务资源的整合者,根据对社区居民需求的调查,了解居区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服务资源,成为社区内外的沟通桥梁。四是加大街道作为政府办事机构对社区主流价值文化的支持力度,动员各类协会、兴趣小组、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多层次、丰富多彩活动,形成共建局面。五是积极寻找恰当的文化形式,广泛开展自娱性娱乐活动。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应将社区居民进行细分,掌握不同群类居民的需求特点,注重策划自娱性文化活动,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增强社区居民的自主性与参与性,使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由外驱型向自动型转化。六是抓住恰当时机,策划潮流文化,加强品牌推广,变社区性文化为品牌性文化。在一些高档社区,我们要争取以提高文化设施的使用率为目标,采用社会化管理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居民积极参与,进一步推动社区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 [主持人]边书记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请王金銮委员谈谈社区文化建设与普通百姓的关系问题。 [王金銮]好吧。刚才边书记、王局长谈了党委和政府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规划设想和承担的责任。但我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归根结底,它是老百姓的事,它是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公众维护的事。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充满阳光;生活的社区环境,从视觉效果、精神感受上,能够文明整洁,和谐有序,绿色生态,朝气蓬勃。这就是一种对文化气息的需求。我们这些生活在每个社区里的普通民众,既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更是营造这种社区文化的建设者。我们不只是观众,更应该成为进入角色的演员。政府部门、专职工作人员,不过是这项公众事业的组织者,是个导演。也就是说,社区文化建设,不只是文化人的事,不只是政府行为。应该面向社区民众,并且把社区居民作为主体推向前台。 刚才王玉彬委员谈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在这里,我想阐明一个观点:环境改变人。我相信,只要全区的大环境改变了,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健全了,环境卫生条件好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会随之改变。公众化的社区文化建设,要加强组织引导。要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精神需求上去考虑,组织、引领大家将这种精神需求变为行动,转化为一种时尚。比如,从社区园林建设方面,养花植树,我有这个愿望,但不知道哪里能够买到树苗,哪里允许我补种,什么季节栽什么树。如果能够得到系列化的引导,那么,在生日的时候,在遇到婚丧嫁娶以作纪念的时候,在我有时间、有兴致的时候,能够顺畅地实现这一愿望,多有意义!再比如,我想做一个社区、马路卫生保洁的自愿者,但我独自一个人跑到马路上拣拾塑料袋、废纸片、猫屎狗粪等等,可能就有心理障碍,恐怕熟人拿自己当笑柄。但组织起来,商量约定,几个人一块行动,那就坦然多了。有人挑头,有了开头,就可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就能形成一个大的氛围。 [主持人]刚才王总说到政府部门、专职工作人员,是这项公众事业的组织者,是个导演。这个比喻很有意思。那么,这个导演该怎么当呢?换句话说,老百姓要求政府部门在文化社区建设中做些什么呢? [王金銮]我提个建议,建立河北区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中心要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发挥五大功能,充分体现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文化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桥梁。一是规范导向功能。通过有效发挥“文化中心”指导辐射功能,用社区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有效影响、规范社区居民的行为选择。二是陶冶教育功能。通过有效发挥“文化中心”教育培训功能,促使社区居民自觉追求真、善、美,提高自身素质。三是社会沟通功能。通过有效发挥“文化中心”对团队团体的“孵化培育”功能,有效地促进社区居民间的交往和互动,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四是休闲娱乐功能。通过有效发挥“文化中心”的服务载体及资源整合功能,使人们在休闲娱乐中得到心灵的抚慰,把人们引导到追求更加全面、和谐的生存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中。五是凝聚吸引功能。“文化中心”开展的自我创作、自我表演、自我娱乐和自我教育活动等,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真正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精神支撑和有效载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组织活动要力求多样化。比如戏剧欣赏、健身、图书阅览、手工才艺、舞蹈排演、合唱练习、亲子活动、电脑培训、家庭影院等,还可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同开展“河北区革命史迹和名人故居图片”进社区活动。比如举行民俗文化展示活动,以浓浓的中国民族风情,促进社区居民和谐共处。比如依托社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创新社区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向居民开放公益性收费的茶室、舞厅、乒乓、健身等项目,免费开放棋牌室,吸引老老少少参加社区培训、信息阅览,让老人学会上网交公共事业费、在线交流,吸引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 [主持人]刚才几位委员从不同的角度,畅谈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谈的都非常好!社区文化建设是加快现代都市化进程的“助推器”,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文化力的重要途径,在社区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社区文化可以促进居民交流,提高居民文化素养,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完备设施、组织引导,公众参与,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以人为本、广泛参与,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也需要全体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每一位居民既是社区文化的建设者,也是社区文化成果的共享者。让我们大家为建设风春风荡漾、充满阳光的和谐社区而共同努力! 好,今天的论坛就到这里,谢谢几位!观众朋友们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