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基本情况
要闻简报
重要会议
区情平台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理论研究
制度文件
专委会工作
党派团体与界别工作
街道政协工作
文史苑
委员风采
委员论坛
联谊交流
大事记
   首页 - 政协河北区委员会 - 委员风采

让理想为老年事业闪光


委员风采       加入时间: 2008-12-01 08:44:25       编辑: 河北区政协

让理想为老年事业闪光
今年42岁的张文革是天津龙福宫老人院的创办人。1989年,他从天津财经学院毕业,分配到银行工作。不少人都羡慕他,可他的理想不在柜台后面、点钞机前。参加工作不久,他就在一片诧异声中递交了辞职报告,破釜沉舟,雄心勃勃地迈开了创业的第一步!但是随着一次次创业失败,不仅赔上了十几万元血本,也一度失去了创业的信心。当时,他只想替别人去打工,不给工资管饭就行!可是,交了200多元报名费,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在四处碰壁后,他开始冷静下来。这一段经历,使他不经意间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当时大批下岗失业人员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社会上对家政、计时工的需求量又越来越大。他决意去做这个穿针引线的人,即使挣不到什么钱,能为下岗失业人员做一些事,也算是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父母为支持他,腾出了临街的门脸房,他用身上仅有的1000元钱买了两张桌子,打了一个书架,又做了一个招工广告,一个计时工服务站就开业了。第一天,来报名的有200多人,其中90%是下岗失业人员。他感觉自己责任很重,每人收他们5块钱报名费,但为了给他们找工作,他却付出了千辛万苦。后来他又通过代销BP机、手机等,逐步发展成5个通讯连锁店。初次成功使他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需求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一天,一位熟悉的民政干部对他讲起“四二一工程”,提到将来养老问题越来越严重,发展养老机构市场十分广阔。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因为他手里掌握着大量的人力资源信息,从那天起,他就下决心开办养老院,做一件对下岗失业人员、对老年人、对千万家庭都有益的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家中医院的住院部闲置了,立即跑回家写了三张“欲租此房”的广告,留下了他的BP机号码,分别贴在空房的三个门上,他最终租下了这幢500平方米的小白楼。而后又在周围八个居民区发放了2万份问卷,反馈回来200多份,其中50户有需求意愿,有20户急需入住。这次民意调查让他心里有了底。正在他加紧装修时,一位要去外地做生意的中年男子已经骑着三轮车把老人送来了,他当即把老人留下,并用这第一笔收入购买了床铺,龙福宫老人院正式开业了。
半年之后,一个合作者离他而去,还带走了一半的老人和一半的护理员,龙福宫几乎垮下。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咬牙挺住,打出了“试住一个月,一分不收”的广告,吸引了40位老人入住,还把自己通讯连锁店的全部收入都用于补贴老人院,终于度过了难关。而后,他又多处辗转,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雨坎坷,到2004年8月才结束了长达6年的亏损运营,于2005年底出资买下了河北区一家濒临倒闭的养老院,又投资50万元进行了装修改造,124张床位很快住满,老人们排队等待入住。2007年上半年他又筹备开办了龙福宫和平院。至今,龙福宫老人院已经拥有5家连锁经营的养老机构,总面积1万平方米,总床位670张,入住老人500多名,员工130余名。从1997年至今已安排下岗失业人员1600多人次。
张文革始终把追求社会效益作为事业发展的动力。他常对周围的人说:“我们一定要善待老人。老人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当我们老的时候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今天就要努力为老人创造那种生活环境。”他精心探索出一套科学、规范的养老机构管理制度,卫生、护理、安全、伙食四大管理质量不断提高,为每一位老人制定24小时个案护理流程,建立生活档案和健康档案,做到人人有依据、处处有标准。随着管理水平的提升,他下决心改善员工队伍结构。每年由职大社会管理学院为龙福宫订单式培养20名现代化管理人才,通过合作办学培训高素质的员工。他把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作为事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梯,通过老委会和家属代表委员会,倾听老人的需求;通过党、团、工会组织,从不同角度保障老人的合法权益;还把老人院作为一项高尚事业融入社会,把龙福宫建成社会志愿者献爱心的基地。
他时刻不忘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把利润的30%作为发展基金,30%用于优秀员工奖励基金,其余30-40%用于公益事业。从1999年至今,他长期包养10位特困老人,资助10名甘肃贫困学生,还以区政协委员身份收留了1名重度残疾特困青年,累计为灾区和贫困人群捐款数十万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河北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