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综合执法局为落实二十项民心工程做贡献
河北区八马路地区改造工程是我市二十项民心工程之一。2007年3月,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河北区综合执法局抽调直属大队、特勤大队47名执法人员,进驻八马路改造工程现场。一年来,杨瑞明教导员带领全体综合执法人员发扬顽强拼搏精神,克服困难阻力,共拆除违法建筑1982间计23585平方米,其中,“民用违章”1959间、“官搭违章”23间,带动正式住房搬迁750户,已拆迁户无一人上访,区综合执法局直属大队、特勤大队多次受到区委、区政府和拆迁户的表扬。 河北区八马路地区规划改造面积大,东起五马路,西至八马路,南起元纬路,北至外环线。区域内平房多,违章房多,居住人口密集,有居民1.1万户。其中,待业、失业、下岗人员以及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和低保户占很大比例。在该拆迁片内,房屋破旧,参差不齐,绝大部分为危陋平房,许多无契证房屋可以追溯到三、四十年代。在拆迁过程中,直属大队、特勤大队的同志们以亲民爱民之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以送温暖、献爱心的真挚情感打动群众,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综合执法人员被拆迁居民亲切地称为群众的贴心人。 以人为本,圆满解决“远年违章”。 直属大队、特勤大队进驻现场后,杨瑞明等综合执法人员在全面调查了解相对人的户居状况、生活状况、困难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做好拆迁片内最困难的两户居民的安置工作,很快拉近了与居民群众的距离。居住在八马路和平三条的胡大娘,今年80多岁了,身患半身不遂,现在居住的房子是解放前花100万元(“金圆券”)买来的,由于解放后没有顺契,这间房子就成了“远年违章”。按照有关政策,违章建筑拆除不予补偿,当胡大娘听到这个消息后,一惊一急,加之着凉,突然生病了,教导员杨瑞明立即带人到胡大娘家里探望,并向所有在场的人明确表态:“我们是代表党和政府来为大家服务的!党和政府决不会让一家一户过不去,大家如果有什么困难就对我讲,我会尽心尽力地帮助大家办好;我办不了的,会积极向上级反映,一定会给大娘一个满意的交代。”在大家的劝说下,大娘的病情有所好转。为使胡大娘的“远年违章”问题得到解决,综合执法人员积极协调相关单位,最后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胡大娘高高兴兴地搬走了。另一户居民多年靠吃“低保”维持生活,本人患有肾病,正在做肾透析。媳妇是农村户口、没有工作,看病花了不少钱,日子过得很艰难。执法人员了解情况后,在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后,积极为他寻找房源,并和房屋中介多次接洽后,终于为其找到了一处“廉租房”,还为其发放了一次性困难补助。特勤大队的同志们,把象胡大娘这样的老人当成了自己的老人,把所有有残疾和有困难的群众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他们还主动和困难户交朋友,帮助孤老病残群众做家务,时间一长,群众对他们有了感情,一些居民还自发地帮助执法人员做宣传,帮助一些居民消除抵触情绪,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心系困难群众,全力排忧解难。 在八马路拆迁过程中,执法人员坚持“换位思考”,把老百姓的事当成了自己份内的事,设身处地地为相对人着想。工作中坚持做到“三心”,即做思想工作耐心,多与群众交心,用真诚的态度和热情的服务来与群众将心比心,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需要帮助的人排忧解难。六马路7号一对夫妻双下岗,儿子无业,一家人居住在两间共计18平方米的“远年违章”里,靠给人打工谋生。特勤大队的同志们积极做好夫妻二人的思想工作,主动联系房屋中介为其找寻房源,并出人、出车帮着他们与中介公司接洽,还为其代办了各种手续,直至帮其搬家。八马路76号的李大娘年过八旬,是孤老户,常年靠“低保”维持生活。当执法人员来到老人家中时,老人情绪冲动,拒不配合。看到老人家中的清贫景象,副大队长陆洪生什么话也没说,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50元钱送给老人,让老人“买点吃的”,老人很受感动。此后,综合执法队员们经常来老人家中嘘寒问暖、帮老人做家务事,这让老人感觉到他们象亲人一样。由于老人年岁已高又孤独无靠,为了帮老人找一处依靠,特勤大队执法人员经多方寻找,终于在河北省文安县找到了她的家人,为了帮老人解决生活困难,大队内部还自发为老人捐款,协调有关单位为老人做了生活补助,还把老人平安地送回了河北省文安县的弟弟家中。盐坨东后胡同77号居民陈清,离婚后与儿子一起生活,儿子大学毕业后无工作,两个人就靠陈清那不足800元的退休费艰难度日。由于其住房属于“独违户”,拆除后根本无力购买新房,娘儿俩天天一筹莫展。直属大队的同志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通过与房屋中介联系。并上网查询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信息,最后在拆迁指挥部和房管局的大力支持下,为其购买到了一处“二手直门独”,在拿到新搬住房钥匙时,娘儿俩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声说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解决了这么大在困难。“低保户”王金荣,今年80岁了,早年丈夫参加八路军并牺牲在战场上,数十年来一直独居,无儿无女,生活清贫。多年前借钱买了这里的一间违章房,到现在借的钱还没还清。直属大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特情特办”,积极向拆迁指挥部反映老人的困难,在拆迁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为老人找到了一处“廉租房”。 老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住进新楼房。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居民们说:执法大队的同志们“不是亲人,却更胜亲人”。通过他们耐心细致的工作,一些人从开始的“说破大天就是不搬”,逐步转变为“舍不得搬”、“舍不得离开你们这些人”。 真情感动群众,正月也搬家。 “正月不搬家”是天津民间的传统习俗。为确保二十项民心工程顺利实施和迎奥运决战150天,搞好市容环境秩序治理工作的圆满完成,今年春节期间,直属大队、特勤大队的同志们放弃休假,争分夺秒,加班加点,始终坚守在八马路拆迁工作的第一线。同时还抓住群众过大年期间心情好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打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直属大队和特勤大队的领导,每人各带一组人员,深入到群众家中,不提拆迁,只说“拜年话儿”;不讲“大道理”,只给大家伙儿出主意;不破坏居民过年的好心情,只听群众的呼声和意见,用真情与诚挚打动了群众,与被拆迁居民增加了友谊,增进了感情,为年后的拆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更没想到的是:被真情打动的群众,竟然破除了“正月不搬家”的传统习俗,主动找到执法人员表示支持拆迁、拆违工作。就这样,仅春节期间,就拆除违法建筑15间计247平方米;带动5户“正式房”实现了搬迁。有的居民用一句话来概括八马路居民在今年春节期间的好心情:“今年春节我们中了“头彩”,执法队给我们拜年来了!” 目前,直属大队、特勤大队47名执法人员正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区综合执法局的领导下,以一天也不耽误的工作精神,全力以赴做好拆迁居民的工作,为早日完成八马路地区改造工程而努力地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