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无障碍 简体| 繁体 长者模式 长者模式

河北区审计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天津市河北区审计局 发布时间:2025-01-22 17:26

2024年,河北区审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审计局的大力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落实市、区两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的工作要求,推动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现将我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着力推进法治建设

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学习内容,纳入年度学习培训计划并认真落实。全年开展审计项目重要情况及时向市区、区委审计委员会报告,全年累计向市委审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报告报备河北区审计工作重大事项11项,向区委审计委员会请示报告55项,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区领导批阅140件次,其中具体批示39件次。建立健全法治建设重要工作、重大问题研究解决、协调推进机制,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年度重点工作。

(二)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2024年全年共开展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23项,围绕重大政策落实、财政预算执行、民生项目和资金、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方面及区委、区政府交办事项,聚焦中央、市、区重大决策部署、中央直达资金政策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坚持党政同责同审,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公共资金、国有资源资产的管理、分配使用为重点,通过精准把脉、深挖细查,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经济卫士”的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有效促进了财政资金的合规高效使用,推进了重大政策有效落地,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贡献了审计力量。

)健全完善审计相关规范

一是修订审计业务文书文本,规范审计执法程序。年初对审计业务文书文本进行修订,优化了62种业务文书文本,确保在审计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新制定《河北区审计局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河北区审计局经济安全网格化治理指导员制度》等制度文件,促进内部审计工作发挥作用,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

(四)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公示,事前在区政务网主动公开执法人员、履职依据等信息,事中严格按照《审计法》规定,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对象送达审计通知书,将审计人员、审计内容、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及不得干预审计工作的七方面要求等进行公示告知。事后主动将审计动态、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整改报告等依法公开,以公开促整改,不断强化审计结果运用。二是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采用文字书面记录、音视频记录等方式,在审计计划、实施、审理、报告等各环节坚持全过程记录,及时归档整理。认真做好执法监督平台数据上报和维护,及时上传行政检查信息。三是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格审计复核审理,由审计组长、业务部门、审理部门对全部审计证据、底稿及相关文书进行复核、审理把关,对证据不足或定性不准的审计结论及时提请审计业务会议讨论修改,确保审计程序规范、证据充分、意见准确、法规得当。

(五)加强审计执法队伍建设。

一是注重执法人员梯队建设。今年我局2名执法人员退休,执法证注销,为满足审计执法需要,组织2名年轻干部参加新增执法人员考试并取得执法证,保障执法人员配备充足,高质高效完成审计执法任务。二是对执法人员按计划组织学习培训。根据年度培训计划,组织线下学习培训50余次,全部执法人员完成年度60课时的学习任务,并组织全部32名执法人员参加线上公共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年度网上学法用法学习考试,抽取10名执法人员参加市审计局专业法律知识考试,且全部通过。

(六)扎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按照“八五”普法要求,按时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落实。根据“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并严格落实。充分利用每周五集中学习时间,针对全体审计人员,分阶段完成年度普法任务,并以考促学,宣讲后开展线下测试,巩固学习效果;推动普法融入审计执法全过程、各环节,在审计项目中积极开展“四个一”工作,向被审计对象“送一套法规政策”,充分发挥审计机关普法作用。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抓住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关键时间节点,开展专题宣传,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审计执法资源不足。审计执法队伍新老更替,干部年轻化,部分干部在审计执法过程中经验不足,审计执法的质量和效能有待提升。

二是审计干部的法治素养有待提升。随着审计监督覆盖面的扩展和深入,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涉及的法律法规涵盖面广、专业性强,不同审计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与应用存在差异,法规政策学习和使用的精准度还需提升。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局党组书记、局长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作为审计法治建设的重点环节和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制定中心组理论学习年度计划,将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等列入其中,组织交流研讨并撰写心得体会。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线上学与线下学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法治理论修养和学法用法能力。2024年6月25日,局党组书记、局长以《践行党纪 担当奉献 以锻造新时代审计铁军护航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法治专题宣讲。

(二)高标准推动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认真推动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强化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法治建设责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实际问题。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重要项目由党政第一责任人担任组长,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审计执法全面高效完成。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等列入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内容,建立培训台账,全年开展各类培训50余次,做到学习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注重发挥法律顾问对于推进依法决策和提升审计业务质量的积极作用,全年通过法律顾问为重要决策和合法性审查提供法律意见18次。

    四、2025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持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提升依法审计能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把研究型审计要求贯彻到审计全过程各环节方面,与审计实践同步推进、相互融合,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各项部署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加大对财政资金、国有资源资产、民生资金等领域的审计监督力度,发挥经济运行“探头”作用,及时反映影响经济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推进审计工作依法依规进行。

(二)加强法治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强审”理念,鼓励审计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取得审计、法律等职业资格,多渠道拓宽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优化审计干部队伍结构,健全干部管理方式方法,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加强对关键岗位干部、中青年干部、业务骨干的培训选拔。

(三)创新普法宣传形式。一是以审计干部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时间节点,大力宣传公共法律法规,通过集中宣传、审计OA系统等方式开展;二是以群众和被审计单位及人员需求为导向,线上通过局公众号,线下通过审计“四个一”工作,宣传财务、内审相关法律法规等,不断丰富普法宣传载体,提升普法效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