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无障碍 简体| 繁体 长者模式 长者模式

政务公开  >  政策一点通  >  河北区文件  >  区政府办公室
名    称 :
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北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投资扩消费稳运行有关落实举措的通知
索   引  号 :
111201050001567269/2020-01616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 文 字 号 :
河北政办函〔2020〕8号
主    题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运行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
失效

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河北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影响促投资扩消费稳运行有关落实举措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公司,各直属单位:

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河北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投资扩消费稳运行有关落实举措》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2020614

   (此件主动公开)


河北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影响促投资扩消费稳运行有关落实举措


为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投资扩消费稳运行若干举措的通知》(津政办规〔20206号),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以下举措。

一、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

(一)加强项目谋划建设。精准服务全区各类项目,对49个重点建设项目,落实包保服务机制,做好全程跟踪服务;对16个重点储备项目,全面做好项目调度,积极采取以函代证、容缺后补、信用承诺、送审批上门等措施,优化前期手续,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对7个市级重大项目,全力保障项目实施。聚焦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编制“十四五”规划、更好发挥中心城区引领作用等重点领域,连续不断谋划和推进高水平项目,形成滚动接续的项目储备。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发挥投资拉动效应。有效对接国家开发银行,推动到期债务本金缓释工作,为地块出让争取时间、稳住全区经济基本盘。充分利用“多规合一”平台,做好大运河管控区域项目的意见征求工作,加快项目审批进度。(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建设委、市规划资源局河北分局、区政务服务办、区财政局)

(二)加快谋划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案例征集活动,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推进基础电信企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独立组网模式。逐步实现5G网络区域全面覆盖,逐步推进智慧商圈、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等相关领域5G应用发展。围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切实缓解居民小区充电难问题,力争年内超指标完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任务。加强电子政务网络、政务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挥天津市智能制造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大力扶植大数据、互联网领军企业,促进产业整合发展。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积极针对城市更新、能源互联互通、民生改善、先进制造、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应用、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方面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住房建设委、区委网信办、区科技局)

(三)补齐社会领域短板。科学谋划学前教育、健康养老等民生项目,特别是对与住宅配套建设的教育、健康养老项目,充分保证项目与住宅首期同期发证。积极做好育婴里二小、实验小学中铁校区的新建工作。合理扩大小学和初中学位供给,有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新建6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立健全老人家食堂管理制度,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安心、便捷的助餐服务。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补充细化落实《河北区招商中介奖励办法(暂行)》《河北区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等,通过线上、线下等各种招商手段吸引优势资源落户我区。主动对接北京金融机构,服务其在我区设立区域总部、分支机构等,不断深化京津双城联动发展。(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合作交流办、区金融局)

(四)提升应急储备能力。坚决贯彻落实我市关于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防御物资储备机制,严格落实防疫物资储备、保管、审批及发放等工作,提升我区应急保障能力。组织做好冷链物流地方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工作。整合全区医疗资源,推进“医疗集团”建设。全面推动天津市第一医院二期扩建项目建设,满足特殊情况下传染病防控需求,提高医院收治能力。提升管网优化水平,增强供热、供气、供电保障能力,对供热老旧管网实施提升改造,做好“十四五”规划期间老旧管网提升改造计划。(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城市管理委)

(五)激发社会资本活力。积极探索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梳理储备一批有现金流、具备运营条件的PPP项目,科学筛选加强项目包装,按照“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原则,积极吸引优质社会资本参与,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实施。依托“天津市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公示平台”,定期梳理区民间投资项目清单,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区域建设,有效利用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等相关单位)

(六)强化财政资金引导。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统筹用好财政性建设资金,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梳理报送一批建设工期短、投资见效快、拉动效应明显的民生项目,优先手续完备、已完成立项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具备施工条件的项目。发挥项目引领作用、发挥区项目办统筹协调作用,调动各部门谋划项目积极性,为项目前期提供高效服务。(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等相关单位)

二、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七)提高消费能力。以复工复产促就业,落实各项惠企稳岗政策,推动居民有活干、有钱赚。落实调整完善后的居住证积分落户制度,吸引更多外来劳动者落户。积极鼓励引导区内商超、综合体等企业发放消费券或推出满额减、特价商品促销等多重优惠活动,激发区域消费活力。积极对接驻区银行,支持其合法合规的加大投资理财产品推广,不断增加区内居民财产性收入。引导驻区银行规范发展消费贷款等助贷业务,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降低贷款利率。深入走访全区在建项目,重点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工资支付、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施工总承包单位代发工资、工资保证金存储、维权信息公式等方面开展业务指导,切实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发展改革委、区金融局、区商务局)

(八)挖潜汽车消费。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宣传推广力度,丰富宣传内容和方式,提升新能源社会接受度和普及度,助力消费增长。在车辆更新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技术成熟的新能源或清洁能源专用车辆并配置专用配套设施。严格落实免征新能源车车辆购置税、降低二手车销售增值税的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区税务局、区商务局、区城市管理委)

(九)提升商业业态。全力激活消费市场,依托“购天津·春风行动”天津市2020购物节、首届“津春有你”线上购物促销节等市级平台,鼓励组织区内各大综合体、商场、超市及夜市等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形式多样促消费活动,活跃我区24小时消费市场。发展小店经济,鼓励菜市场、超市、便利店等借助电商平台开展线上业务,实现“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延伸服务半径,提升发展水平。主动对接品牌连锁便利店运营企业,服务推动企业在我区开店布局,加快实现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智慧化发展,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在智能售卖机、蔬菜社区直通车网点的统筹规划基础上,做好智能售卖机占用道路、公共场所和蔬菜社区直通车占用居民内道路、空地等部位的布点确认工作,指导服务企业在规划点位顺利布设。(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城市管理委)

(十)活跃夜间经济。促进多元化夜间消费,提升意式风情街市级精品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打造“河临巷”夜间经济点位,鼓励和引导各夜市点位紧抓节庆节点和消费热点,通过文旅特色融入、大数据引流、举办主题活动、优化业态调整及场景布局等方式,进一步丰富夜间经济发展元素,提升夜市活跃度和消费吸引力,着力打造夜间经济2.0版。发挥意式风情区、梁启超故居纪念馆、海河游船等河北区旅游拳头产品优势,水陆联动,打造“上船观海河风光,下船赏异国风情”的夜间旅游观光模式。(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

(十一)丰富文体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天津之眼”摩天轮、意风区、梁启超纪念馆文化地标优势,打造我区文化旅游网红“打卡地”。推进河北区体育中心(中国火车头)与河北区全民健身体育服务中心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和青少年体育活动。做好“8·8”全民健身日、河北区体育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青少年体育夏令营等活动的筹备和组织工作。(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体育局)

(十二)发展线上经济。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加大对电商新业态的招商引资力度,引导鼓励传统企业借助抖音、快手等新兴平台,向直播电商、社交电商转型,推动线上经济发展。积极对接多家主流提供教育服务厂商,优选适合我区的“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应用服务。确定以天津市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资源推送为主,以智学网直播课堂为载体,为全区毕业年级推送区域特色优质精品教育资源,实现全区毕业年级学生的直播在线答疑。(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教育局)

(十三)加强品牌建设。积极开展“三品”专项行动。做好政策宣传和服务,支持引导我区工业企业立足自身实际“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组织消费品生产企业参加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培训会,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做好老字号品牌的申报与认定工作,积极推动老字号品牌利用电子商务等开展营销模式创新,激发老字号新活力。举办“美丽河北”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参加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大力宣传推介河北区文化旅游资源。(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

三、推动经济平稳运行

(十四)促进产业生产秩序恢复。积极有序推进区内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复业,充分发挥“132”服务机制作用,深入落实惠企“21条”“27条”等政策,强化纾难解困,帮扶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积极做好生活必需品保障工作,加强运行监测,稳定百姓“菜篮子”“米袋子”。做好保供稳价工作。(责任单位:区复工复产复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十五)稳住外贸基本盘。强化市、区工作联动,利用线上业务培训、政策宣讲、资源对接等方式,帮助小微外贸企业提振发展信心、降低法律风险。加强同信保机构的合作对接,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助力中小微外贸企业稳定单、抗风险。服务好区内重点外贸企业,挖掘外贸新业态的潜力,全力稳住区域外贸基本盘。(责任单位:区商务局)

(十六)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支持驻区金融机构充分运用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对信用状况良好且符合授信支持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纯线上信贷产品,切实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途径。鼓励驻区金融机构开通融资服务绿色通道,精简审批程序,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深入落实国家和我市关于税收、社保、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发挥好“一企三人两员”工作机制作用,加强宣传解读,推动解决困扰企业恢复生产经营的急难问题。(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金融局、区税务局、区人社局)

(十七)做大做实新动能“底盘”。制定我区新动能工作落实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计划,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积极开展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型载体培育工作。用足用好市区智能制造相关政策,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企业梯度培育,支持我区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进一步推动新增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现有国网电力等1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载体服务能力,加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优质载体培育力度。按照全市要求积极组织落实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相关工作。(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局、区科技局、区人社局)

(十八)支持高成长初创科技型企业发展。分类精准施策,加大对企业的政策引导和服务力度,助推企业梯度成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高成长科技型企业发展,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投入,切实帮助企业提升发展实力。(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财政局)

此举措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01231日。此举措中有明确实施期限规定的和国家、天津市及本区出台相关文件另有明确实施期限规定的从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