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无障碍 简体| 繁体 长者模式 长者模式

政务公开  >  政策一点通  >  河北区文件  >  区政府办公室
名    称 :
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抓住天津发展历史性窗口期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的指导意见》 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
111201050001567269/2020-01367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 文 字 号 :
河北政办〔2017〕51号
主    题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
有效

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抓住天津发展历史性窗口期

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的指导意见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公司,各直属单位及驻区企事业单位:

《关于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抓住天津发展历史性窗口期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111

(此件主动公开)

关于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抓住天津发展历史性窗口期积极承接

非首都功能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抓住天津发展的历史性窗口期,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按照《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抓住天津发展历史性窗口期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的指导意见》(津政办发〔201725号)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原则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紧紧围绕天津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牢固树立市场化思维、开放性思维和投资者核心思维,充分发挥好比较优势,建立清单,精准承接,推动承接非首都功能取得显著成效。

(一)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丰富市场化运作手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好的发挥统筹协调、规划引导和政策保障作用,推进集中承接、组团承接、统一有序开展承接工作。

(二)坚持引进高端、转型升级。从大局和长远出发,充分挖掘比较优势,准确定位,合理布局。坚持发展高层级、高附加值业态,占领价值链高端,注重质量效益,通过承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坚持提升服务、优化环境。牢固树立服务企业、服务企业家理念,让投资者得到尊重和高效服务,积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二、明确重点承接平台和产业清单

(一)非首都疏解对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优先重点疏解四类非首都功能。一是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耗产业。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型企业,高端制造业中比较优势不突出的生产加工环节。二是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三是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四是部分行政、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推动部分具备条件、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中央企业总部转移到相关产业集中地区。

(二)承接重点。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及天津实施方案、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等有关要求,紧扣天津市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和我区实际,以总部企业、教育医疗机构及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为重点承接对象,全力引进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和功能。

主动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因地制宜的打造一批各具优势、特色鲜明的亮点载体,形成承接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积极融入以滨海新区战略合作功能区为综合承载平台、宝坻中关村科技城等若干专业承载平台为框架的“1+16”承接格局,以意式商务区为主要承接平台,用好楼宇、历史文化、老城资源,重点承接科技研发、商务服务、创意产业相关企业。

1对接总部企业。

一是加强央企对接。参加天津与央企专题对接活动,抓住央企兼并重组的契机,积极承接央企总部、二级总部、区域总部、功能总部及各类分支机构来我区落户,吸引央企新增投资一批重大项目。(区合作交流办牵头)

二是加强民企、跨国公司对接。参加民企、跨国公司专题对接活动,加快聚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企500强的全国总部、区域总部以及结算中心、销售中心等来我区落户。(区商务委、区合作交流办牵头)

2对接引进研发转化资源和教育医疗机构。

一是对接在京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大力走访在京的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力争在引进和聚集国家级大院大所和高科技企业上有所突破,捕捉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在津设立分支机构的线索。促成一批合作项目,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区科委牵头)

二是对接首都高等院校及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与我区实体经济发展紧密关联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现代职业教育资源。引进优质职业学院、培训和教育机构、在京高校本科教育部分,促进我区教育水平提升。(区教育局牵头)

三是对接首都医疗机构。以服务区域和全国的综合性医院,三甲医院的部分专科,医疗康复、护理等专科为重点,采取合作办医、建设临床实验基地、养老康复中心等多种模式,对接引进首都优质医疗资源。(区卫计委牵头)

3对接引进金融创新运营资源。扩大金融机构规模,支持有实力的市场主体在我区设立各类金融机构,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我区设立全国和区域总部,引进资金交易结算、支付清算等事业总部,积极承接软件开发、电子银行、数据中心、产品研发、呼叫中心、结算等后台服务和金融创新业务等功能。(区金融办牵头)

4对接引进先进制造业。积极对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等部门,按照总部产业基地的方式,以工业发展和布局规划为引导,积极承接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健康、节能等领域先进制造项目,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区商务委牵头,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别负责)

5对接引进现代服务业。

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利用现有楼宇和园区载体,积极承接北京设计研发、文化创意、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工业设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转移,促进制造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商务委牵头、区楼宇办、园区、区金融办、区文化旅游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别负责)

二是生活性服务业。依托我区文化旅游等资源,集聚一批健康养老、休闲旅游等产业。(区文化旅游局、区卫计委、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别负责)

三、制定重点对接项目滚动清单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项目类型,围绕打造产业链、产业集群,制定具体对接计划,按照落地一批、在推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承接,实行项目清单滚动管理。列到清单里的项目,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进度和成果要求,逐个推动落实,确保如期落地。(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别负责)

四、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分级分类全面对接机制,凝聚共识,加强统筹,积极协调、精准对接,形成上下联动,内外衔接的工作体系。

(一)强化区级对接机制。切实发挥主体责任,加强与北京市有关方面的对接互动,通过深化友好区关系、签署新一轮区域合作协议等形式,拓展与海淀、西城、石景山等区的合作关系。抓好各专项领域已签协议的落实,进一步畅通对接渠道,建立平台之间长效对接机制,着力推进集中承接、组团承接,形成规模效应。(区发改委、区合作交流办牵头,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别负责)

(二)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河北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建立承接项目协调事项需求单,由各部门反馈项目对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政策需求,通过召开协调会、一事一议专项请示等方式,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区发改委、区合作交流办牵头)

(三)建立清单管理制度。建立未落地项目清单、在建项目台账和投达产项目台账,形成一个清单两个台账,精准对接,照单管理,挂单作战,逐项落实,确保承接非首都功能取得显著成效。以落实清单管理为抓手,创新思路和招法,切实加强保障措施,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区发改委、区合作交流办牵头,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别负责)


附件:

| 政策解读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