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当前位置:

2023年河北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4日在河北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河北区区长 戴 雷

来源: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1-10 10:39
来源: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1-10 10:39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河北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困难比预期的多,挑战比预想的大。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统筹解决多重矛盾,克服多重困难风险挑战,均衡把握实现多元发展目标,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正增长;力争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7亿元,同比增长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57亿元,同比增长1%,实现了为服务大局“交账”“添秤”的目标。

过去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首战奥密克戎,第一时间切断病毒传播链条,打赢望海楼阻击战;重兵合围,打赢月牙河主动战;以快制快,打赢旺海国际歼灭战。此后,我们始终保持指挥系统热备灵敏、应急处置快速高效、民生保障充分有力,全力筑牢免疫屏障,连续88天保持新增确诊病例零增长。当前,我们保健康、防重症,最大程度保护全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同志们、朋友们!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我们不会忘记,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我们不会忘记,广大党员干部舍身忘我、冲锋在前;我们不会忘记,各行各业坚守岗位、向险而行;我们不会忘记,全区人民力同心、共克时艰。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所有参加疫情防控的党员干部、各界人士、广大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一年来,我们坚持发展为要、稳中求进,品质实力之城建设打开新局面。

稳住经济大盘有力有效。坚决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清单化抓好落实,累计办理留抵退税3.19亿元,服务809家企业获得2.67亿元贷款支持。设立调度、税源、项目、招商、非税5个专班,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分层调度、指标上墙,预计GDP由一季度-1%实现全年正增长。针对重点和增量税源项目,加强监测调度,先行先试建立财源建设系统,财政收入增幅由1-5月-31.1%提升至1%。

智能科技产业引领凸显。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5.8%,排名中心城区第一。成立全市首家数字经济发展办公室,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统筹谋划。高标准建设天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实现一期上线运行,达成意向合作算力120P。开发“海河·谛听”大模型,应用于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领域。出台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条措施。成立天津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产业联盟。华为生态圈持续扩大,吸引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航天宏图、主板上市企业华胜天成等22家生态伙伴落户,总投资12.52亿元。

项目带动效应逐步显现。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意识,谋划储备项目由7个增至60个,总投资600亿元,产业类项目占比62%。加强项目资金保障,获得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各类支持资金9.66亿元。年度计划新开项目开工率达到78%。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100%。专项债项目发行率、开工率均实现100%。建立重大投资项目评审联席会议制度、项目调度专班、区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强化对项目的全周期推动。

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向好。重点打造特色楼宇园区,27个楼宇园区累计注册企业5125家,预计实现税收19.71亿元、留区税收7.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40%。盘活空置面积5.49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105%。大意风区龙头增长极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增强,获得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天津市旅游休闲街区称号。“最美书店”钟书阁天津首店落地开工。曹禺剧院改造完成,恢复演出功能。东疆之星·意风新经济产业园正式签约,全市首单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测试活动落地。完成天津之眼·大悲院商圈专项规划,成功举办“海河国际消费季·嗨购河北2022”等系列活动。

一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动能转换,创新活力之城建设实现新突破。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实现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额101.8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2.9%,质量效益指标持续位居中心城区前列。实际利用外资2128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4.3%,进度排名中心城区第二。全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吸引国家电网旗下国网英大证券等北京企业34家,落地北京项目20个,投资额26.2亿元。引进医疗科技类独角兽企业圆心大健康、智慧停车领域独角兽企业智慧互通等高质量项目51个,其中高新技术企业9家,500强投资企业17家,上市公司投资企业7家。组建9支招商队伍,聘任“招商大使”,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机制。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累计认定新动能企业4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8家,雏鹰企业87家,分别同比增长6.8%、10.7%和11.5%,瞪羚企业达到4家。实施高企倍增行动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到116家,同比增长7.4%。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96.6亿元,同比增长41.4%,排名中心城区第一。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7.08件,同比增长8.9%。落实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度,发布5项技术需求榜单。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获得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申报智能制造、专精特新等项目49个。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吸引各类人才646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十条措施,企业开办压缩至1个工作日,营商环境考核全市排名较一季度提高5个位次。完成政务服务大厅“综窗”改革,办事窗口压缩至26个,“一窗办多事”成为常态。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构建区、街、社区三级“就近办”政务体系,42个高频事项街道可帮办、社区可申请。用足用好智慧政企服务平台,注册企业达到1008家。新增市场主体6480户。前三季度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3.4%,居全市第一。

国企改革纵深推进。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65户国有企业脱钩,统一监管企业45家。调整国有企业布局,成立区城市建设发展集团和区产业发展集团,将北通公司调整为一级企业。完成原热办14.84亿元资产“清审”工作,中节能公司摘牌津南供热站托管运营权。深入推进闲置资产盘活,累计盘活国有资产1.93万平方米、1.69亿元。完善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和不动产管理制度,建立区不动产经营管理信息平台系统。智慧停车项目特许经营权转让实现非税收入1.28亿元。

一年来,我们坚持挖掘资源、培育优势,文化魅力之城建设迈出新步伐。

教育事业优质发展。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新增学位1110个。实施义务教育“强化工程”,育婴里第四小学投入使用,新增学位1080个。成立实验小学等3个教育集团,实现小学集团化办学全覆盖。推进普通高中“影响力工程”,天津二中创五年来录取位次最高值,龙头品牌逐步彰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圆满承办世界职业院校大赛“云计算”赛项,建成肯尼亚鲁班工坊并入选全国首批鲁班工坊运营项目。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双一流”院校人才30名,建立17个“名师工作室”。“双减”工作成果持续巩固。提升改造6所学校C级校舍1.31万平方米。

卫生事业水平提升。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医疗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启动第一医院二期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打造京津冀地区三级康复特色医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6.1万人。17家单位成功创建市级健康(促进)场所。大力推进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建成示范基层慢病管理中心,社区站云平台覆盖率达100%。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名医堂”工程试点工作。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实现心灵驿站和心理咨询室全覆盖。

文体事业繁荣进步。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43场。成功举办第九届天津国际设计周、“美丽河北”文化旅游节。推动“铛铛车”河北区线路运营。成立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完成梁启超旧居文物保护修缮工程。10项区级非遗项目入选市级名录。推进体育设施建设,新建2条健身步道、8座社区体育园、2座多功能运动场、17处社区健身园。积极参加市第十五届运动会,获得金牌23枚。

一年来,我们坚持绿色发展、和谐共生,生态宜居之城建设取得新进展。

生态环境治理有效开展。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全力开展臭氧污染联防联控,PM2.5平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优良达标天数257天,改善率5.3%。全面开展餐饮业油烟专项治理,完成206家餐饮商户油烟问题整治。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地表水考核断面累计达标率及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均达100%。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开展10个专项行动,璀璨海河(河北段)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地块安全利用率100%。编制“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圆满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城市更新行动扎实推进。高标准谋划天美艺术街区城市更新项目。坚持问题导向,以小区基础设施提升等为重点,实施金钟河大街南片城市更新,对靖江东里、义江里进行升级改造,治理社区外露线网5.5千米,清掏检雨井1068座,疏通地下管网6.1千米,铺装小区道路1.66万平方米。提升改造盛海公寓、汇光里等6个老旧小区,惠及群众4014户。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5部。全力以赴“保交楼”,宁欣花园、紫樾宸府等项目交付使用。调料一厂安置房项目竣工交付。新增认定保障性租赁住房172套1.1万平方米。改装、新建充电桩625个。

精细管理下足绣花功夫。加强立面整修和基础设施维护,城市管理综合考核成绩位居中心城区前列。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垃圾收集点位改造,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箱房381个。实施耳闸公园等3处公园夜景灯光体系提升工程。完成金钢公园拆墙透绿工程,新建元纬路等3座口袋公园。72个小区达到绿色社区创建标准。新建提升绿化面积7万平方米。全力推进环卫一体化PPP项目,不断提升扫保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巩固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有序推进“创文”“创城”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固本强基。进一步打通城区交通“微循环”,新建、续建、改扩建道路4.3公里,富堤路、富运道完成验收移交。助力轨道交通建设,稳步推进北洋桥站、白庙站等地铁站点施工,完成7号线金纬路站房屋征收。实施14项老旧排水设施维修和排水改造,疏通管道946.2千米,清掏检雨井36.06万座次。新增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于所、群芳路2处变电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对19个桥下停车场进行智能化改造,新增停车泊位1134个。

一年来,我们坚持共建共享、用心用情,平安幸福之城建设实现新成效。

安全稳定局面持续巩固。探索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本质安全体系,严格执行“15条硬措施”,建立“日调度、月例会、真暗访”工作机制。高效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消防、燃气、高层建筑等领域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电动车入楼、销售使用“黑钢瓶”等违法行为,累计排查隐患8152项,整改率100%。非轻微火灾起数和受伤人数分别同比下降43.6%和60%,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亡人火灾事故。燃气安全“六个百分百”完成12.29万户,总改造率71.8%,位居中心城区第一,累计改造老旧燃气管网47.8千米。区域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年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基层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巩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成果,持续健全“吹哨报到”“来家坐坐,向您汇报”机制,扎实开展“固定网格员”等活动,基层力量进一步充实。坚持“传统+科技”工作模式,监督整改公共安全隐患267个,违法犯罪警情下降27%,电信诈骗警情下降11.9%,破案率提高18.1%。公安河北分局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陈炳云同志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妥善化解信访积案238件,越级访人数和批次分别同比下降78.4%和77.4%。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信访维稳任务,实现“六个零”总体目标。

社会保障工作提质增效。高标准实施20项民心工程。新增就业1.65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7万人。加强困难群体、“四失五类”人员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兜底保障,实施社会化关爱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成长计划,发放各类救助和保障资金3.08亿元,惠及43.46万人次。新建10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发放各类助老补贴1100万元。接续做好清水县、玛曲县对口支援合作,扶持光伏能源等51个项目,实现投资5799万元,累计援助资金7670万元,消费帮扶1.7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84%。持续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红十字会、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作为第一政治要件,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政府工作人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提高。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8件、政协委员提案101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开展“八五”普法,推出线上智能化“点单式”普法平台。突出观念转变和效率提升,优化区政务协同办公系统,运转效率提升50%。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上下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河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向好态势来之不易。我们深切感受到,河北区取得的每一个新进步,发生的每一点新变化,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顽强拼搏、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单位和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河北区发展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小,项目支撑少,增长后劲仍显不足;主导产业聚集效应不突出,产业能级偏低;营商环境对标一流仍有差距,民营经济不够活跃;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一些干部担当和斗争精神不足,能力素质与新发展阶段的要求还不匹配。我们一定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之年,是加快落实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深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内在要求,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方案任务,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河北的工作目标,扎实做好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体制机制和科技人才支撑能力提升、城区功能和面貌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工作,奋力开创河北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控等指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落实重大国家战略,融入发展新格局,实施经济实力提升工程

主动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更好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动行动,以强烈机遇意识和主动精神,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对标国家疏解清单,加强与国家电网、中远海运等央企精准对接,既积极承接科技创新资源,又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和项目,集中力量打造非首都功能疏解标志性成果。积极推进与北京石景山区、中关村科技园等重点区域合作,谋划共建产业园区,集中力量打造高质量非首都功能承接载体。更加主动“走出去、请进来”,放眼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争抢优质资源。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充分发挥意风区资源优势,主动加强与意大利的交流合作,举办中意经贸文化周,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区投资兴业。全年力争引进高质量项目40个,北京项目占比不低于50%。实现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额104亿元,完成市下达的外资指标任务。

主动服务“双中心”建设,高标准打造“两大商圈”。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引进高水平商业运营团队,推动传统商圈提质升级。充分发挥大意风区龙头增长极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设立首店、旗舰店、体验店,打造消费“爆点”。推动“最美书店”钟书阁开业运营,形成文化艺术聚集地。实施宗教产项目提升改造,聚集高端精品零售、品牌潮牌店等人气业态。提升改造一宫花园,引进国际知名数字艺术博物馆。擦亮天津之眼·大悲院商圈文化品牌,构建文商旅融合发展美学示范区,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提升改造大悲院、天石舫码头,推动聚源商业广场盘活利用,打造特色消费场景。

主动融入双城发展格局,深化与滨海新区合作。加强与东疆综保区的联动发展,合力打造共享经济、新经济平台,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样板区”。加快建设东疆之星·意风新经济产业园,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引入花生好车、东疆“城市冰箱”等新业态,探索“保税+拍卖+跨境电商+大宗商品交易”模式,推动保税展示中心项目落户意风区。融入港口经济发展,围绕中远海运、国能海运等龙头企业打造航运服务聚集区,吸引更多航运企业落户。充分利用滨海新区示范引领优势,促进我区现代服务业壮大升级。

(二)聚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锚定数字经济新赛道,实施产业能级跃升工程

数字经济产业龙头带动。紧紧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全市城市智能体建设试点落地,与华为一网通军团合作,建设基于鸿蒙生态国产自主可控的城市智能体,成立城市鸿蒙研究院、鸿蒙生态联盟,建立鸿蒙产业链。让“聪明的车”驶上“智慧的路”,与华为车联网团队、智慧互通公司等合作,建成中心城区首条3.1公里无人驾驶示范路段,打造车联网商用第一城。加快与国家信息中心、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合作,建立数据资产评估中心。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出台数字经济支持政策,成立区数据产业集团,加强数据保护开发利用和应用转化运营。

智能科技产业示范引领。积极融入天津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天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二期,算力规模扩容至200P,融入全国算力网,使其更深入、更紧密、更市场化服务智能制造、信创产业、生物医药发展。加速“海河·谛听”大模型成果落地,推动国瑞数码、度盛科技等一批产业示范项目落地投产。推动天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与滨海新区超算中心合作,构建支持科学智能的融合计算平台。深化与华为一网通军团、电力数字化军团、园区网络军团、机场轨道军团、腾产品线、无线产品线等系列军团和产品线合作,共建示范应用场景。发挥天津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联盟作用,落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条措施,招引更多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集聚发展。

商务商贸产业综合支撑。抢抓全市加快平台经济发展窗口期,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放眼全国抓平台,对标全市定政策,深化与头部平台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细分领域平台企业和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做大互联网销售平台,支持国网电商创新发展,持续扩大国网物资电商化基地平台业务。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国网电商打造服务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平台。壮大内外贸一体化平台,推动融诚物产能源、中孚国际等头部商贸企业做大双循环产业平台。打造碳交易新兴平台,聚焦国网电力“双碳中心”建设,构筑电力行业新业态、新项目的聚集地。探索发展网络货运平台。

科技金融产业引导撬动。完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建立服务企业通道,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在钉钉数智园等园区设立金融服务点,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为科技企业提供包联服务。推动“津心融”与“电e金服”平台对接,助力金融服务科技化、智能化升级。打造海河金融街区,导入各类金融机构,集聚优质金融资源。做实数智金融法庭项目,深化“金融+调解”模式,吸引一批资产处理等上下游企业。做大国网英大金融板块,加速融资租赁等项目落地。建立健全科创企业上市培育项目库,助力铸金科技等企业上市。

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赋能。抢抓文化经济新风口,提高文化经济产出强度,培育文化经济增长点。强化与文化头部企业合作,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资产。以文化创意赋能城市更新、商圈建设、文物保护,围绕意风区、大悲院、中山路等重点文化资源,策划实施一批有亮点的文化项目。加强与天津美术学院合作,建设天美艺术街区,打造艺术教育、文化活动、学术研究的聚集地。加强与天津北方演艺集团合作,依托曹禺剧院、德云社,打造沉浸式文旅融合项目新标杆。强化新技术赋能,以高质量旅游供给引领高质量旅游消费。引进文旅产业头部企业,用活用好革命文物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开发革命主题旅游项目。以元宇宙赋能文化旅游,实施百年老街中山路“云旅游”、梁启超旧居、北洋法政学堂遗址等项目,创造全新体验。高水平举办第十届天津国际设计周、“美丽河北”文化旅游节。强化要素吸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制定文化创意产业支持政策,发挥文化创意产业联盟作用,吸引艺术品创作等新业态和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企业落户。

(三)聚焦坚持科教兴区战略,增创发展新优势,实施教育科技人才强区工程

重塑教育优势。深化与市教委全面战略合作,主动融入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建设,形成核心优势和竞争力。优化教育布局,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增学位1680个。培育义务教育品牌。推进育婴里、昆一等5个小学教育集团品牌建设。实施天津二中“品牌高中”建设,三年内重返全市一流学校行列。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与市教科院合作,打造全市首个教科院附属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区。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合作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与天津一中合作共建实验中学。推进七十八中学与新华中学、木斋中学与南开中学合作共建。坚持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推动十四中学与中科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合作,共建科技特色学校。与天津美术学院合作,成立天津美院附属中学,筹建天津市艺术教育培训中心。深化产教融合。成立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华为现代产业学院,加快建设协同信创城市空间实训基地项目,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规范发展民办教育。支持意斯特美术高中、津宝贝幼儿园等优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推进教师“区管校聘”,建设10个“名师工作室”。全力落实“双减”任务。

强化科技支撑。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争取更多更高水平科技要素资源。充分利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落实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度和科技创新评价体系,谋划电力工业元宇宙等7家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增强区域创新核心竞争力。持续完善“雏鹰—瞪羚—领军”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0家、雏鹰企业90家、瞪羚企业4家、科技领军(培育)企业2家。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10.86亿元。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市级专利试点,引导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申报知识产权。服务国网集团、铁三院等发明专利密集企业,推动更多发明专利落地。继续办好“津英汇”品牌活动。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围绕我区产业定位和区域特色,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落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用足用好人才引进奖励办法。积极引进和培养教育、卫生等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与清华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和华为等驻区龙头企业深入合作,建立多层次人才合作培养体系。支持创新联合体建设,助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联盟企业发展,发挥华为生态圈集聚效应,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人才。深度挖掘和培养数字经济、智能科技、文化创意等产业领域人才。做好高层次人才落户、医疗、子女教育等服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四)聚焦创新引领动能转换,培育增长新引擎,实施产业项目带动工程

强化产业项目支撑。紧密围绕国家、天津市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导向,抢抓政策机遇,研究政策、争取政策、落实政策,找准项目点、资金点和工作切入点,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加强与央企、市属国企合作,加强项目储备,强化要素保障,谋划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力推动华为天津区域总部、国网电力“双碳中心”项目竣工,远洋二期项目开工。全力引进中核集团二级总部、中铁建集团三级总部、国网电商智能基地等项目。与泰达控股、中国电子合作打造中国电子天津软件园;与市城投集团合作,推动文化旅游板块落地;与智慧互通合作,打造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天津分中心;与北京深势科技合作共建科学智能服务平台;与北京核信锐视合作落地未来医学工程研究中心项目。稳步推进新开河活力经济带项目,推动三十五中一期、中车等地块挂牌出让。

培育特色主题楼宇。加快完善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载体建设,制定楼宇经济支持政策,探索政府、楼宇业主与入驻企业利益捆绑机制,塑造“一楼一品”,促进楼宇迭代升级。打造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华为区域总部大厦,以“国网系+数字经济”为主题的茂业大厦,以“科技+金融”为主题的旺海国际广场,以“航运物流+总部经济”为主题的远洋大厦。培育国银大厦华为生态主题楼宇、诺德中心海河数据产业大厦、创业公社人工智能加速平台主题楼宇。全面提升“双低”楼宇,“双高”“单高”楼宇分别达到2座以上。

打造有灵魂的都市产业园。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水平运营都市产业园区。引进中关村智造大街品牌,建设中关村中试中测服务平台,完成通广科技产业园二期加速器载体建设,启动三期建设,打造辐射京津冀的一站式硬科技服务园区。引入优质社会资本,与一流园区运营方合作,以聚集产业生态为目标,打造张兴庄“人工智能+车联网”产业园区。精准定位华津3526、1946、巷肆产业园产业发展方向,围绕入驻龙头企业,引入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引导意式轻工、红星18、辰盛产业园加速腾笼换鸟,提高产出效益。

(五)聚焦优化服务深化改革,构筑营商环境新高地,实施市场主体充盈工程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对标先进地区,树牢“兑现胜于服务”理念,高质量完成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增强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深化“无人审批窗口”应用,在东疆之星·意风新经济产业园、通广科技产业园等区域设立“无感服务专区”,打造全天候“无人政务超市”。优化提速审批服务,开设招商引资项目领办代办窗口,对重点项目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推出更多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场景。设立新经济服务专窗,提供“一站式”精准服务。探索开展土地区域综合评估,优化水资源评估流程,全面压缩审批时限。组建专职监督员队伍,落实营商环境十条服务措施,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向宜商环境建设转变。

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加速调整国有企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推动城发集团、产发集团聚焦主导产业,加快业务布局,提升行业竞争力。推动北通公司、内环公司围绕医养康养和文化旅游,意风区资产公司、创佳公司、智联停车公司围绕文化创意、数字经济、智慧停车等板块持续发力,探索国企转型新路径。继续推动供热公司“先技改后混改”。推动国有企业AA信用等级评定。与央企、市属国企合作抓存量盘活,千方百计盘活小洋楼、商务楼宇、低效闲置用地等资源,在存量中做出增量,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环卫一体化PPP、中储地块医养康养项目实现非税收入,盘活闲置国有资产2.5万平方米、资金4.15亿元,实现特许经营权转让收入1.2亿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展壮大优质企业,让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加大对领军企业、“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支持企业通过吸收、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壮大。制定实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天津市内外贸一体化专委会落户。建立“民营企业之家”,举办系列活动,真正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增强民营企业的归属感,支持民营企业在河北区敢闯敢干、创新发展。支持快客利配餐中心、恒茂招商引资、融诚物产能源稀缺矿源进口、中轩人工智能辅助投标平台等项目。完善市场主体动态跟踪和退出考核机制,深入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27%,市场主体突破5.9万家。

(六)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魅力都市新形象,实施品质城区塑造工程

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等工作。打好蓝天保卫战。开展臭氧“百日攻坚”专项整治,努力提升优良达标天数。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完成全区河道排口排查溯源,保持水环境质量稳定。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重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群众身边的餐饮油烟、噪声和扬尘等环境违法行为。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好重点企业碳排放管理。落实“无废城市”建设重点任务,创建40个“无废细胞”单位。

打造城市更新河北样板。以群众关切为突破点,以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提升改造泉江里等8个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不少于20部,逐步补齐小区电动车充电设施短板,探索以“微海绵”改造解决育红东里等小区积水问题。打造文化艺术特色的天美艺术街区,建设“景区—园区—街区—社区”联动的城市更新精品工程和示范样板。持续谋划并接续实施非遗、四日化、中山路、轧三等城市更新行动。

完善提升城区功能品质。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畅通“微循环”,服务“大动脉”,新建续建镇宁道、增产道等12条、4.4公里市政道路及管线工程。启动金纬路地铁站点建设,加快白庙等4处地铁站点建设。提升设施保障能力,完成赵沽里泵站改造,提升津浦北路、五马路等汛期易积水点位排水能力。实施供热单环改造1万平方米,新增西派国印项目配套供热5万平方米。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积极推进安置房项目建设,实现榆关道项目开工,铜带厂、汾河南道项目竣工。全年计划开工160万平方米,竣工27万平方米。

扎实推动城区精细管理。提升城区治理能力,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下足“绣花”功夫,打造别样精彩之城。持续推进环卫一体化PPP项目,探索推进园林绿化PPP项目,提升公园及周边整体效益。继续拆墙透绿,新建改造曙光路等4座口袋公园,新建提升绿化3万平方米。落实“林长制”,持续做好古树名木、城市大树保护。维护景观照明设施,丰富海河沿线5.4公里灯光整体层次,维修养护市政道路7.6万平方米。持续推进燃气管网改造,实现20年管龄以下11.3万燃气户“六个百分百”安装和更换。依托意风区等核心示范点,实施垃圾分类亮点工程。组织实施智慧停车路网项目,新增停车泊位450个。瞄准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目标,进一步提升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

(七)聚焦人民至上均衡可及,满足群众需求新期待,实施惠民利民提质工程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精心组织实施20项民心工程。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落实针对性稳就业政策,新增就业1.65万人。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加强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建立条块结合的主动发现机制,实现精准特色救助。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作用。积极推动三十五中等地块医养康养设施建设。新建宁欣花园区级兜底性养老机构。加快推进“互联网+养老”,打造集安全守护、助老服务、适老化产品展销于一体的养老服务平台。妥善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力争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助力清水县、玛曲县发展,落实帮扶资金7670万元。

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顺利度过流行高峰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落实。提升家庭医生服务内涵。加快推进第一医院二期工程建设,围绕打造京津冀地区三级康复特色医院目标,做大做强中西医结合康复学科,建成市中医康复中心分中心。巩固第二医院内分泌等优势学科,开展医养结合和安宁疗护等服务。实施重点人群健康提升和慢性病防治等行动。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推进“名医堂”工程。聚焦大健康、医药电商、远程医疗等领域,打造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做好迎接国家卫生区复审工作。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提升精神文化生活品质,丰富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高街居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改造2个街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升区级图书馆、文化馆数字化水平,举办50场线上活动。打造元宇宙非遗线上展示平台,举办20场主题活动。推进文化惠民工程,高质量承办天津市第十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深化与市文联合作,举办10场交流展示活动。不断繁荣文化创作,推出5部精品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有序推进梁启超旧居饮冰室文物保护工程。打造“小而精”全民健身体验场景,新建1条健身步道、4座多功能运动场、5座社区体育园,更新15座社区健身园。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成果。做好红十字会、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工作。

(八)聚焦构建新安全格局,实现高效能治理新提升,实施平安城区建设工程

构建区域本质安全体系。严格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日常演练,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事件处置保障能力。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聚焦危化、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围绕老旧小区、高层建筑、文保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电动车入楼、“小火亡人”、燃气、快递行业、自建房等专项治理。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加强指导服务、监管执法等全链条监管措施。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持续强化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创城”工作。

全覆盖深化平安城区建设。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指挥中心,构建数字化治理服务体系。打造区、街、社区三级联动智慧平台,实现网格事项和12345来件统一调度、智能分拨、联动处置。搭建安全生产智慧监管平台,重点围绕管网泄漏监测、燃气设备巡检等六大场景,提升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发布首个基于鸿蒙感知系统的智慧燃气技术底座。加快建设基础数据管理平台,完善人口数据基础库和特殊人群、公共场所等专题库。进一步深化“雪亮工程”建设,推动视频图像基础建设提档升级、联网应用提质增效,实现“都雪亮”“全达标”,以数字赋能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全方位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深化“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在建昌道街城乡接合部地区成立综合管理办公室,统筹履行基层党建、安全生产、城市管理、市场服务等职能,探索城乡接合部治理新路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用足用好区街两级矛调中心,第一时间把矛盾吸附化解在基层。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形成全方位、多时段、一体化的治安防控圈,全面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征程上,政府工作要有新作为,必须团结奋斗、依法依规、务实落实、提升效能,全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强化政治建设。将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履职行动上,落实在发展成效上。将实施“八大工程”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具体化、行动化、实践化的重要抓手,以政府工作成效体现政治建设成果。

强化法治建设。积极融入法治先行区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政府工作。推进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公信力。开展街道移动终端执法试点。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监督,高质量办好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强化廉政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推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审计监督全覆盖,一体推进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

强化作风建设。用好考核“指挥棒”,改革绩效考评体系,实施科学化差异化精准化考核,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坚持“靠作风吃饭、拿实绩说话”,“干”字当头,“实”字托底,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凝聚起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扎实苦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河北而团结奋斗!

名词解释:

1.“海河·谛听”大模型:依托天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与天津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言语交互意图深度理解大模型,可应用于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能家居、智能出行等领域。

2.燃气安全“六个百分百”:燃气户内设施安装改造100%用丝扣连接软管、100%用熄火保护灶、100%安装燃气自闭阀、100%用物联网燃气表、100%安装燃气报警器、全部产品要100%合格。

3.“六个零”总体目标:进京越级上访为零、进京到非接待场所为零、在京滞留人员为零、到市委市政府门前和到市矛调中心集体访为零、没有发生涉访极端事件、没有发生因信访问题引发的负面炒作。

4.“四失五类”人员:“四失”即失独、失业、失意、失常人员;“五类”即低保户、低收入家庭、特困人员、残疾人员、疫情受损人员。

5.“双高”楼宇、“单高”楼宇、“双低”楼宇:按照“单栋楼宇税收贡献超1亿元,每平方米税收产出超5000元”标准,全部符合的为“双高”楼宇,符合其一的为“单高”楼宇,均不符合的为“双低”楼宇。

6.“无废城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7.“无废细胞”:按照“无废城市”建设要求,开展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社区、村镇等。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主办: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1201050001津ICP备12006841号-3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00000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920*1080)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主办: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1201050001

津ICP备12006841号-3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