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各类违法违章行为也随之出现,重大火灾安全隐患急剧增加,各级政府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各地重大火灾隐患多集中在宾馆、饭店、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及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经营、储存单位。这些火灾隐患存在时间长、整改难度大,一旦引发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安全事故。我区海门路市场的火灾安全隐患问题就比较突出。
一、海门路市场存在火灾安全隐患受到书面警示
2015年8月25日,中央综治办、公安部联合下发《对全国80处区域性火灾隐患予以书面警示的通知》,其中对海门路市场因在人员疏散、消防设施配备、装修材料使用、内部结构设置等方面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随时可能发生重大生命财产安全事故,而提出了书面警示。对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委主要领导要求采取坚决、零容忍的态度做好整改,区政府有关领导也先后四次组织召开海门路市场安全隐患整改专题会议,并约谈市场主办方天津滨海乐氏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要求汲取“8.12”重大爆炸事故教训,按照全市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治理活动要求,刻不容缓开展治理,尽快将隐患整改落实到位。海门路市场作为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在全国通报的重大安全隐患,关系到河北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此事也引起了区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
二、海门路市场现状及整改工作的进展情况
我们了解到,海门路市场东临河东区泰兴路,西临靖江路,南临月牙河,北临幸福道,市场营业建筑面积约2.6万平米,日均人流量约为10000人次左右,属历史形成的违章建筑。因该市场消防基础设施不足、整体规划不科学,整改隐患过程中需要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拆改,整改难度较大。同时,该市场1700多户经营者(经营范围涉及蔬菜水果、熟食加工、服装鞋帽、花鸟鱼虫等),多为当年政府实施退路进厅时统一安排入住的。一旦关、停、并、转,势必造成商户不满和群众不便,影响和谐稳定大局。
经过一段时期的整改,目前,市场内熟食区使用液化钢瓶、水产商户使用氧气瓶及其他出现明火作业的现象已基本得到遏制;私拉乱接电线和使用大功率电器情况也有所减少;调整市场内业态布局,对涉及火灾隐患的建筑进行关、停、并、转等项工作也在逐步推进。尽管如此,但是距离中央综治办、公安部书面警示中提出的主要火灾隐患整改要求,还存在很大的距离:一是市场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不足;二是市场未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或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三是未划分防火分区;四是市场安全出口设置数量不足;五是市场部分区域疏散距离过长,不符合规范规定;六是室内消火栓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七是市场未按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八是市场部分区域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设置间距、亮度不符合规范规定等。
三、对海门路市场火灾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的建议
(一)加大督促整改工作力度。建议区政府针对火灾隐患整改工作适时做出安排和部署,督促消防、安监、公安、街道等职能部门和市场主办单位必须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各自承担的督查和整改工作。
(二)加紧开展隐患排查和依法整改工作。消防支队在对市场持续开展隐患排查的基础上,对照区政府要求,要及时依法下达整改通知,加紧推动落实整改;对于排查出的问题,特别是中央通报中明确提及的隐患问题,要逐项制定措施,有条件整改的要立即敦促整改;暂时不能彻底整改的,也要按消防工作规定落实严密的防范措施,确保绝对安全。
(三)充分发挥消防安全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优势。街道、区域居委会、市场等大、中、小网格实行三级联动,在消防支队驻场监督员的指导下,随时对市场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整改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群众性消防安全志愿者组织,确定消防管理员和消防宣传员,实行“多户联动、区域联防”,自我宣传教育,自查自改火灾隐患。
(四)建立必要的消防安全设施。在市场南面沿河一侧打通一条宽四米的露天消防车通道;通道上要按规定开辟若干个联通市场各区域的消防疏散出口;在市场内部加装喷淋、报警装置;按规范要求的亮度和间距,合理设置应急照明设备和疏散指示标志。
(五)强化依法处罚和执法保障。严查易燃易爆危险品,严防使用煤气瓶、氧气瓶等现象回潮,形成有效声势,力促涉隐患建筑拆改及商家转变业态。消防支队和属地派出所联合工作,对存在违反消防法规的问题,消防支队依法处罚,对于拒不配合工作甚至阻碍执法的,由属地派出所依法予以治安处罚,公安分局法制支队要加强法律保障。
(六)全面开展商户摸底走访工作。属地派出所组织警力,对市场内商户逐一走访了解情况,详细登录基本信息,进一步与市场经营者谈话沟通,并跟进民意调查和安抚解释工作。在摸底走访的基础上,区政府组织区市场办等相关部门,拿出对部分生活上有困难,且因整改工作关、停、并、转商户的安置方案,确保我区大局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