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健身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天津市即将承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的历史时期,全社会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区应坚持群众体育服务于社会事业建设的主旋律,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我市“全运惠民”工程为重要契机,通过多种举措,带动体育产业、推动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要以河北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谋划布局,创造条件,努力实现河北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四个一”的目标,并争取规划打造“新开河沿岸体育健身休闲带”。
建议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与部署下,由区体育局积极争取天津市体育局支持,并联合区市容园林委、区建委、区规划分局、区市政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认真设计,统一规划,共同建设“新开河沿岸体育健身休闲带”。为此,建议如下:
一、在天石舫、耳闸地区建设起步区,通过设置广场、健身路径、指示牌、健身题材展板等设施,营造氛围,凸显体育特色,并积极协调落实公共自行车寄存点。
二、自天石舫、耳闸起步,沿新开河两岸(以八马路为主)经京津桥、新开桥、盐坨桥至红星桥,铺设彩色塑胶健身步道与骑行绿道,沿途设提示标志(计步、能量消耗、心率参考、地图、里程等)与休息区,并结合健身科普展板等,横跨城区主干道路口,以醒目的异形人行斑马线连接并标示,形成连贯的健身长廊。
三、在新开河沿岸亲水平台设置垂钓与观景区,在以护栏与警示语等形式防止游人靠近危险水域的前提下,放置稳固的石材桌凳,并配置文化、历史、体育、植被、动物、泄洪等科普展板与报栏,构筑具有体育、人文特色的节点。
四、在跨新开河桥梁两侧沿岸开阔地带、志成桥桥梁下方空间区域,建设简易笼网式羽毛球场、五人制足球场、半篮场地、旱冰轮滑练习场、健身路径等设施,并以笼网外立面为载体承租广告位或开展宣传。
五、在宁园北侧、新开河南岸地区,安装建设若干人造攀岩墙面或拓展训练设施,寻求健身空间向立体层面拓展,并作为宣传载体承租广告位等。
六、进一步丰富完善新开河沿岸配套基础设施,在健身步道与健身场地安装照明、音响、直饮水、移动公厕等公共设施,在人流聚集区设置简易饮料零食等售卖点,高起点规划建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区、充电桩、WIFI热点等。
七、在河北区全民健身中心、新开河地铁站、外院附中地铁站、北站地铁站、四马路公交站、二五四医院公交站等附近设置“新开河沿岸体育健身休闲带”引导标志。
八、安排专门人员对新开河沿岸体育健身休闲带进行分段巡视、维护、运行。安排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志愿者进驻,进行健身指导与协助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