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市场长期以来存在食品来源不明、商家资质不全、制作环节脏乱、流通环节污染等诸多隐患问题,引发不少群众的关注与担忧,亟待解决与治理。为营造安全健康饮食环境,全面提升区域网络餐饮监管水平,河北区市场监管局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服务,9月4日,以大意风区商圈餐饮企业为试点,河北区与饿了么平台签署政企合作协议,在全市率先启动“透明餐厅”建设,重点推广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和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上网,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解决外卖制作过程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难题,为打造健康有序的网络餐饮市场提供“河北经验”。
一是推动政企合作,规范外卖市场健康发展。与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饿了么”)签订《合作备忘录》,引入电信公司给予技术支持,形成三方协同高效工作模式,快速精准解决“透明餐厅”打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行政引导+商业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政策牵引、市场要素和技术支持合力,助力本地网络餐饮门店整体提升。以大意风区商圈为试点,实施“透明餐厅”打造计划,鼓励商户自觉对照更高行业标准开展经营,首批试点商圈9家餐饮商家加入“透明餐厅”计划并取得牌匾。
二是聚焦食品安全,推行网络餐饮“六大透明”标准。针对网络餐饮突出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和论证,推出“六大透明标准”,即“证照资质透明、人员健康透明、店内实景透明、配送防护透明、售后保障透明和商户承诺透明”,在全国率先实施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上网,餐饮企业店招、大堂、后厨等店铺实景全透明在网络平台向消费者展现,同时将企业后厨的明厨亮灶摄像头接入平台,公开向消费者实时展示后厨食品的加工与打包封签过程,消费者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餐饮企业的卫生状况和操作流程,让消费者吃得更安心、更放心。
三是延伸监督链条,强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发挥外卖骑手作用,成立“外卖骑手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授予区市场监管局、区委社会工作部颁发的聘书,利用骑手“串联”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优势,在送餐过程中发挥食品安全监督作用,检查商家是否使用食安封签,提醒商户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配送过程中食品不受污染。加强行业监管自律,餐饮企业签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承诺书,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通过投保食品安全保险等形式,保障消费者售后权益,提供安全安心的网络餐饮服务。畅通公众反馈渠道,设立反馈机制,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对餐饮企业进行监督、评价和反馈,并公开对外展示。从售前、售中、售后等环节,保障配送过程食品安全提升,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四是促进餐饮数字化,扶持小微餐饮网络经营。发布《河北区支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从事网络食品经营有关举措》,综合市场监管、人社等多部门政策,涵盖品牌建设支持、办理时限压缩、创业担保贷款等多项措施,助力河北区食品小餐饮、小作坊首次开辟线上经营渠道,达到增收目的。截止9月底,河北区已有29家小餐饮商家依法获得相关许可资质,入驻饿了么、美团两大外卖平台,共开设网店4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