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聚焦营商环境“一号工程”,首创“回访+暗访”方式对外迁企业和基层部门持续开展市场主体满意度评价工作,采取拍摄制作营商环境暗访专题片精准曝光服务企业突出问题和短板,通过对全区营商环境“深度扫描”,直面问题,督导营商环境不断改善。4月份,《天津市营商环境常态化季度调研分析报告(2024年一季度)》中,河北区在服务市场主体的质量和水平上较去年同期排名有所提升,展现出整体向好趋势。
一是直面问题,用回访深纠企业外迁原因。一是扎实开展满意度调查。紧盯“真实准”,聘请第三方按月度对迁出企业进行电话回访,采集有效音频素材540份,以企业走访、邀约面谈等方式访问迁出企业443家,通过开展满意度调查,形成9期迁出企业满意度调查报告。二是刀刃向内多层面检视。通过对外迁企业留区税收、企业规模、行业分布、街域分布、迁移目的地等数据的多角度透视分析,深入探究企业迁出原因。三是精准提出对策建议。针对收集的信息,合理区分问题属性,深入展开调研,多方寻找破解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和难点,为企业发展增强“属地黏性”。
二是定向“暗访”,以企业视角深入基层部门。一是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外迁企业反映问题线索,统筹谋划暗访问题和调查场所,做到基层全覆盖。二是采取“体验式”暗访。以“四不两直”方式对12345营商环境不满意工单、区级办事大厅、街道服务中心、基层“一站四所”等开展突击暗访,以企业第一视角获取真实信息。截至目前,共采集了68小时企业暗访音视频素材,经视频剪辑、脚本编辑、旁白配音、后期制作,形成5期暗访专题片。
三是监督问效,以整改落实形成工作闭环。一是发挥例会成效。前后召开4次区级营商环境例会,全区50余个单位参会,会上公开播放营商环境回访暗访专题片,让涉及相关问题的单位当场“红脸”“出汗”。二是监督问题整改。区委督查室根据问题线索专项调查,核实问题真实性,倒逼各单位主动认领问题,组织自查,立行立改,有针对性地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落实整改。三是持续跟踪形成长效机制。对频繁出现的突出问题,分类制定优化机制。基层服务部门制定服务标准,通过加强培训提升工作素养;监管部门通过优化执法流程,提升执法效能和水平;招商经济部门,通过完善惠企政策梳理提升企业惠企政策知晓度。通过再次回访和审查的方式精准对表,让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时刻反思,切实为企业解忧纾困用力。
下一步,河北区将统筹街域经济联动体系,持续进行“体检式”暗访,以问题整改推进各项工作,坚决破除影响营商环境的“中梗阻”,用“硬监督”护航提升河北区营商环境“软实力”,让企业在河北区这片投资沃土中切实感受到营商环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