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三新”“三量”工作决策部署,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全力推动存量资源转化为优质增量,多措举措盘活通广科技园,营造浓厚产业创新氛围。通广科技产业园为市区两级认定的都市工业科技园区,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可满足实验、研发、生产、办公等多样化空间配置需要,但厂房均为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建造,因产业外迁导致产业空心化严重。面对园区造血创新能力弱、产业融合难度大、基础设施老旧和提升改造资金等痛点难点,河北区积极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坚持老旧厂区盘活与产业引育联动,通过政企合作,撬动低成本政策性资金,提升改造通广科技园,引入与规划匹配的优质项目,通过“产业导入+企业孵化”模式打造智能科技产业园,在“筑巢引凤”中推进产业集聚,实现引来一个、带动一批的“葡萄串效应”,让老旧厂区焕发新活力。
一是盘活闲置老旧厂房,实现载体资源再利用。针对通广科技园园区部分闲置,老旧厂房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活力,河北区积极引导和支持通广科技园提升改造项目,成立京津冀一站式硬科技服务园区提升改造项目专班,11个责任部门协力配合,投入专项资金,改造提升园区基础设施,重新划分空间布局,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研发环境和实验条件,有力地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一、二期项目累计盘活园区闲置厂房1.89万平方米并完成园内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改造后的通广科技园以医疗器械、汽车电子等高科技领域为主,吸引了众多优质的研发企业入驻,为园区注入了强大的创新活力。截至2024年4月,已累计新增市场主体38家,新增产值约1500万元,带动就业70余人。
二是引入公共技术平台,促进传统产业再升级。针对河北区检验检测和中试实验的空白区域,与中关村硬创空间合作,引进中关村智造大街“中关村(智造)中试服务平台”,该平台集检测认证和中试测试功能于一体,主要针对核心技术型企业在产品研发、中试、市场化过程中遇到的痛点和难点,开展敏捷制造快制、产品创意工业设计等600个类别3000多项资源与一站式服务,减少企业在新产品开发、生产过程中减少试错成本和风险,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技术迭代升级。同时,与天开高教科创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专设服务对接窗口,与天开集团建立联合招商机制,设计“天开孵化,河北加速”递进式孵化转化模式,双方联动服务全市构建创新生态。截至目前,累计服务大唐微电子、神州数码、天津航天瑞莱科技等企业42余家次。
三是优化科创服务生态,完成车联网产业再布局。作为全市四个推动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应用场景全域开放区域中唯一的中心城区、车联网先导区拓展区,河北区聚焦环境感知、解决方案、应用软件与信息、数据服务四个智能车联网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紧抓通感算一体、支线物流配送、汽车零配件安全性检测等细分赛道,将通广科技园打造为中心城区首个集办公、研发、展示功能于一体的车联网主题产业园。挖掘应用场景,高标准建设天津车联网科技示范展示中心,发挥企业间的“磁石效应”,制定支持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各类产业政策,推动智能车联网产业“补链、 延链、强链”,集聚了东风悦享、天翼交通等一大批领先车联网生态企业。同步引入天津数据资产登记评估中心和数据要素创新中心,在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算力支撑下,形成车联网和数据要素产业的服务链条,共同建设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车路云一体化”和商业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