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当前位置:

2024年河北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二——河北区成立全市首家跨区域专利转化促进中心 助力专利变“红利” 知产变“资产”

来源: 天津市河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 2025-02-28 17:05
来源: 天津市河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 2025-02-28 17:05

河北深入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深化京津间知识产权合作,2024年9月,河北区市场监管局携手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共同成立我市首家跨区域专利转化促进中心,通过打通两地专利供给端和需求端的中间通道,提高专利转化运用效能,构建跨区域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服务生态

 一是搭建两地知识产权资源平台。在两地分别设立跨区域专利转化促进中心,用知识产权链接政府、园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服务机构等科创要素资源,建立两地企业专利技术需求反馈机制,搭建产业发展需求、技术需求和成果应用推广的对接渠道,引导企业与双方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9月,以“加快推动专利产业化,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联合开展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对接服务,挖掘对接科技成果超200项,推动京津两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达成专利成果转化合作意向21项。同时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形成高效便捷的专利服务体系和更加健全的风险预警维权体系,持续增强两地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是共享两地知识产权转化成果。建立专利转化资源库。聚焦专利产业化的工作主线,将盘点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专利数据进行共享,并结合两地区重点产业筛选出高价值专利,形成专利转化资源库,共同建立专利转让、许可、质押等各类数据月度跟踪监测机制,为两地企业提供转化对接精准服务。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协助区内专利权人采用“开放许可方式”,发布开放许可专利信息,目前已完成开放许可专利35项,全部向石景山区实时输送共享。协助专利质押融资。招引浦发银行、上海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参与两地专利质押融资,以知识产权“轻资产”帮助企业获得必要资金补给。截止9月底,已协助完成5件专利质押,天津铸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完成专利质押金额2900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三是有效推动专利存量转化。积极推动存量专利盘活利用,实现存量变增量。摸清底数挖存梳理区内有专利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80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余家。开设知识产权专员辅导,“一对一”协助区内高新企业及科研院所进行专利盘点,迅速摸清存量专利“家底”。多方合作优质量。与天津数据资产评估登记中心建立协同合作机制,推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和数据资产评估双证工作,服务天津公交易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全市首张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同时,联合天津大学成果转化处走访调研企业20余次,为企业、高校、金融机构“牵线搭桥”,向企业提供专利申请注册咨询、快速预审、质押融资等服务,推动京津两地高校科研机构专利“下书架、上货架”,促进专利变红利、知产变资产。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主办: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1201050001津ICP备12006841号-3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00000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920*1080)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主办: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1201050001

津ICP备12006841号-3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