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部门:
《河北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2024年重点任务清单》已经区委、区政府审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各单位要从大局和全局出发,牢固树立“添秤”“交账”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主动担当作为,确保各项任务见行见效。
二是加强协调调度,各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每月月底前向区协同办报送工作台账,区协同办将持续跟踪任务进展,定期向区委、区政府报告落实情况。
三是强化督促考评,各单位要细化落实举措,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区协同办将把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评。
2024年8月30日
附件
河北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2024年重点任务清单
序号 | 重点任务 | 五年工作安排 | 2024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1 | (一)主动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新两翼”建设 | 市场化有序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2027年,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新增项目投资额累计达到150亿元。 | 系统梳理在区央企子公司情况,建立服务属地存量央企与吸引增量业务联动机制,推动“铁”“电”“船”等存量企业成龙配套。 | 区发展改革委、区投促局 | 区国资委、区商务局、区科技局等 |
2 | 系统梳理近年引进的北京方向重点企业,开展包联服务。 | 区发展改革委 | 招商引资各责任单位、相关行业主管或服务部门 | ||
3 | 服务2023年度落地北京企业实地办公运营、开展业务,与行业主管和服务部门做好对接,持续做好企业服务工作。 | 各部门分别负责 | 招商引资各责任单位、各行业主管和服务部门 | ||
4 | 全面梳理北京方向央企、民企二三级企业名录,重点围绕数字服务业、航运服务业、商贸文旅服务业,打造现代服务业升级版,研究制定潜在企业清单。 | 区发展改革委 | 区数据局、区投促局、区文旅局等 | ||
5 | 深入对接中车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电科集团等央企,积极推进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 | 区投促局 | 区市场监管局、招商引资各责任单位 | ||
6 | 力争落地北京企业达到70家,完成全年新增北京项目投资额30亿元的目标任务。 | 区发展改革委 | 招商引资各责任单位、相关行业主管或服务部门 | ||
7 | 与京冀地区在数字服务业、航运服务业、商贸文旅服务业上做实2-3个标志性项目。 | 区数据局、区投促局、区文旅局 | 区科技局、区商务局、区住建委、区产发集团、区数据集团等 | ||
序号 | 重点任务 | 五年工作安排 | 2024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8 | (一)主动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新两翼”建设 | 聚焦重点平台,加快承接项目资源。推动大意风区重点承接平台、京津冀协同发展智能科技园区(通广产业园)等平台提质增效,建立与国家部委、央企、中管高校等国家资源及北京市地方资源的高效高频“握手通道”。 | 建立项目前瞻性分析研判机制,注重引进具有科技含量、产业体量、税收增量、就业容量、环境质量的大项目、好项目,切实提高招商质效。 | 区投促局 | 招商引资各责任单位 |
9 | 建立招商税源评估机制。 | 区投促局、区财政局 | 招商引资各责任单位 | ||
10 | 强化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密切跟踪承诺兑现、项目开工、资金到位、投产达产等关键环节,及时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切实提高承接质量和效益。 | 区投促局、区发展改革委 | 招商引资各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政务服务办、区市场监管局、区住房建设委、市规划资源局河北分局等 | ||
11 | 围绕落户企业和员工关心的问题,从贡献奖励、金融服务、人才支持以及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与支持。 | 区投促局、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教育局、区卫健委、区住建委等 | |||
12 | 以服务业平台为明确定位,以特色主题楼宇和洋楼资源为核心载体,引导资源优先在大意风区重点承接平台落地。 | 区投促局、区发展改革委、意风区管委会、产发集团 | 招商引资各责任单位 | ||
13 | 进一步摸清底数,结合环境建设、平台发展、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等维度的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平台监测。 | 区发展改革委 | 意风区管委会、区市场监管局、区投促局、区商务局、区文旅局、区科技局、区统计局、区税务局、产发集团等 | ||
14 | 常态化跟进大意风区重点指标的进度情况,不断完善指标体系。 | 意风区管委会 | 区统计局、区税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投促局、区产发集团等 | ||
序号 | 重点任务 | 五年工作安排 | 2024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15 | (一)主动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新两翼”建设 | 聚焦重点平台,加快承接项目资源。推动大意风区重点承接平台、京津冀协同发展智能科技园区(通广产业园)等平台提质增效,建立与国家部委、央企、中管高校等国家资源及北京市地方资源的高效高频“握手通道”。 | 开展意风区品质提升行动,引进新业态,形成新消费。 | 区国资委、产发集团、意风区管委会 | 推进意风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
16 | 紧盯商务楼宇,推动旺海国际大厦打造海河沿线地标楼宇,促进意式中央商务区、国银大厦和辰纬路1号院等楼宇盘活,实现双高楼宇2座、单高楼宇2座。 | 区投促局 | —— | ||
17 | 紧盯洋楼资源,实施民族路24号等一批洋楼盘活项目。 | 区国资委、 | —— | ||
产发集团 | |||||
18 | 研究旺海金融地块盘活方案,同时研究天津站周边闲置资源,争取形成一批同城化项目载体。 | 区住建委 | —— | ||
19 | 重点谋划通广科技园融入天开园“一核两翼多点”空间布局,深入研究天开园产业外溢,推动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 | 区科技局 | 规划资源河北分局 | ||
20 | 在科技服务业上重点发力,全力建设好中关村中试验证检验检测平台、新能源智能网联验证检测服务平台等。 | 区科技局 | 区数据局、区国资委、区市场监管局、区投促局、区商务局、城发集团 | ||
21 | 不打折扣推进各项工程进度,力争通广三期年底前竣工,推动四期开工建设。 | 区科技局、区住建委 | 区国资委、区城发集团 | ||
22 | 对接医疗器械和汽车电子等重点领域的科技企业,完成15.16号楼招商工作,落地企业15家。落实科技创新企业和技术转化平台的对接与合作,签订服务合同50项。推动园区完成平台类项目申报工作。 | 区科技局 | 区投促局、区数据局、区城发集团 | ||
序号 | 重点任务 | 五年工作安排 | 2024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23 | (一)主动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新两翼”建设 | 聚焦重点平台,加快承接项目资源。推动大意风区重点承接平台、京津冀协同发展智能科技园区(通广产业园)等平台提质增效,建立与国家部委、央企、中管高校等国家资源及北京市地方资源的高效高频“握手通道”。 | 谋划做好全市观摩、智能网联集中签约、京津冀都市园区产业协同发展论坛等活动。 | 区数据局、区科技局 | 区发展改革委、区投促局、区商务局、区文旅局 |
24 | 聚焦中车产业园、1946创意产业园、通广科技产业园、钉钉理想园区等重点园区,建设定位明确、特色鲜明、专业化发展的承接平台。 | 区投促局 | 区科技局、区商务局、城发集团 | ||
25 | 紧密对接国铁集团、中国铁设、市城投集团、泰达控股等企业,围绕城市更新、地铁上盖和零散地块开发利用等谋划实施一批样板项目。 | 区住建委 | —— | ||
26 | 各部门、街道在闲置载体、闲置土地盘活利用中有针对性的关注北京方向资源,为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多样化的载体支撑。 | 闲置资产盘活工作专班相关单位 | |||
27 | (二)唱好京津“双城记” | 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推动与北京相关区优势互补、紧密衔接,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打造区域发展高地。 | 积极组织部门、企业参加京津冀三地产业对接会等活动。积极做好项目签约储备,力争在活动中有签约项目。 | 区发展改革委、区投促局 | 招商引资各责任单位 |
28 | 与石景山区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做实合作事项,策划对接活动。 | 区发展改革委 | 招商引资各责任单位 | ||
29 | 积极组织部门、企业参与服贸会等相关活动,包括参加投资石景山主论坛,提供企业线上展览展示等。 | 区投促局 | 招商引资各责任单位 | ||
30 | 推动河北区教师发展中心与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开展合作教研,共建研学联合体。 | 区教育局 | —— | ||
31 | 加快第一医院二期建设,深化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紧密型合作,推进挂牌事宜。推进与外科整形医院对接。 | 区卫健委 | —— | ||
序号 | 重点任务 | 五年工作安排 | 2024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32 | (二)唱好京津“双城记” | 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推动与北京相关区优势互补、紧密衔接,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打造区域发展高地。 | 加强与石景山区文旅活动往来,探索与石景山区共同开发旅游线路,探索文旅产业合作模式。 | 区文旅局 | —— |
33 | 联合市投促局、市交委、市港航局、东疆综保区等,进行旺海国际大厦A座写字楼盘活。 | 区投促局 | 区国资委、区产发集团、区住建委、区政务服务办、各招商部门 | ||
34 | 与海淀国资委、海淀开发、海淀国投建立合作机制,年内实现旺海项目商业、公寓等盘活。 | 区国资委 | 区投促局、区商务局 | ||
35 | 鼓励街道社区围绕基层党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综合治理等领域,与北京相关区开展经验交流,提升基层社区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 | 各街道办事处 | —— | ||
36 | 工商联、商会、行业协会等发挥行业优势、因地制宜开展交流合作。 | 区工商联 | —— | ||
37 | 落实《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 市规划资源局河北分局 | 规划涉及部门 | ||
38 | (三)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用好6条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图谱绘制成果,围绕“卡点”实施协同攻关,围绕“堵点”开展联合招商。 | 区商务局、区发展改革委 | 招商引资各责任单位 | |
39 | 积极参加第二届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参加区域性、专业化特色产业交流活动,引导国内外资源在区布局。 | 区商务局 | 招商引资各责任单位 | ||
40 | 研究布局网络安全与工业互联网产业链,推进数据安全产业聚集。 | 区数据局 | 区数字集团 | ||
序号 | 重点任务 | 五年工作安排 | 2024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41 | (三)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用足用好北京科技创新资源,提高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比重和效率。加强产业体系融合,深度融入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航运经济、商贸文旅等产业发展。引育一批行业顶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一流创新团队。 | 持续打造中心城区智能车联网商业化先行先试示范区。联合中国电信、中汽中心、国汽智联共建云控平台。推动与北京亦庄、雄安新区、武汉经开区、苏州相城区车联网数据互通。 | 区数据局 | 区数字集团 |
42 | 加入中国车联网运营商合作组织。 | 区国资委、区数字集团 | 区数据局 | ||
43 | 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扩容至300P,全力服务京津冀6条产业链企业. | 区投促局 | 区数字集团 | ||
44 | 发挥东风悦享、天翼交通、先导产投等重点企业作用,推动智能网联在环境感知、解决方案、应用软件与信息、数据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完善贯通、集聚发展。 | 区数据局 | 区投促局、区数字集团 | ||
45 | 持续加大与北京文旅头部企业对接,建立与北交所文旅平台的联系合作,打造文旅项目。 | 区文旅局 | —— | ||
46 | 对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等首都科研院所,推动医疗器械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加快推动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 区科技局 | 区市场监管局 | ||
47 | 深入国网电力等龙头央企,引导企业进入技术市场、开展技术交易,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区科技局 | —— | ||
48 | 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 | 区科技局 | 区数据局、区投促局 | ||
49 | 推动工业元宇宙、能源大数据等4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 | 区科技局 | —— | ||
序号 | 重点任务 | 五年工作安排 | 2024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50 | (三)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用足用好北京科技创新资源,提高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比重和效率。加强产业体系融合,深度融入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航运经济、商贸文旅等产业发展。引育一批行业顶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一流创新团队。 | 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大力实施高企倍增行动计划,优化完善高成长企业梯度培育,为企业链接北京科技资源,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做强品牌、做优产品、做大市场,着力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 区科技局 | 区商务局 |
51 | 落实人才跨区域资质互认,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资格互认互通,促进人才跨区域合理流动。 | 区人社局 | —— | ||
52 | 深化与京津冀“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合作,引进一批产业人才以及教育、卫生领域人才。 | 区委组织部 | 区科技局、区教育局、区卫健委、区投促局 | ||
53 | 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加强科技人才引育。 | 区人社局 | —— | ||
54 | 出台数字经济等行业产业人才政策。 | 区委组织部 | 区数据局、区科技局、区投促局、区文旅局 | ||
55 | 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石景山区有关部门跟岗锻炼。 | 区委组织部 | —— | ||
56 | 开展多种形式人才交流,联合举办“津洽会”人才智力引进活动、“海河英才”专场招聘会等活动。 | 区人社局、区商务局 | —— | ||
57 | 充分发挥城市职业学院优势,做大做强华为现代产业学院,加快建设大数据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信创·智能产教联合体,做足人才储备。 | 区教育局 | —— | ||
序号 | 重点任务 | 五年工作安排 | 2024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58 |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网络体系 | 强化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优化基础设施“软联通”,联通“断点”,打通“堵点”。 | 建设好天津站周边“零距离”接驳,打造串联旅游景区、楼宇园区“快车道”。 | 区数据局、区文旅局 | 区产发集团 |
59 | 积极争取规划轨道地铁9号线延长线引入大悲院-美院片区。 | 市规划资源局河北分局 | —— | ||
60 | 加快建设公路网。 | 区住建委 | —— | ||
61 | 推进智能路网建设项目,智慧化改造停车泊位。 | 区产发集团 | —— | ||
62 | (五)深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共建美丽宜居京津冀 | 持续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下大力气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 | 全面深化大气领域联防联控,紧密围绕天津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要求,努力提升我区环境空气质量水平。 | 区生态环境局 | —— |
63 | 强化水环境联保联治,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保障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100%。 | 区生态环境局 | —— | ||
64 | 加强防洪排涝抗灾体系建设,落实《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规划》。 | 区发展改革委 | 区应急局、区住建委等 | ||
65 | (六)深入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深化公共服务协同和社会政策协同,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强化社会治理同城效应。 | 落实京津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工作机制,按市级部门部署推动政务、文旅等更多事项纳入社保卡服务范围。 | 各部门分别负责 | 区民政局、区政务服务办、区文旅局、区医保局、区科技局等部门 |
66 | 按照市级部门部署扩大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的病种范围。 | 区医保局 | —— | ||
序号 | 重点任务 | 五年工作安排 | 2024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67 | (六)深入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深化公共服务协同和社会政策协同,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强化社会治理同城效应。 | 按照市级部门部署,落实京津冀劳务协作协议,健全跨区域就业信息协同和发布制度,开展常态化劳务对接和联合招聘活动。 | 区人社局 | 区人社局 |
68 | 落实三地劳动人事争议协同处理机制,开展办案执法合作,加强跨区域案件处理,推动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 | 区人社局 | —— | ||
69 | 按照市级部门部署,推进公共信用信息跨区域共享,落实统一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等级标准和信用评价结果跨区域互认。 | 区发展改革委 | 区诚信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 ||
70 | 按照市级部门部署推进京津冀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和医学影像资料共享。 | 区卫健委 | —— | ||
71 | 继续争取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石家庄真仁钩活术总医院等开展优质医疗资源合作。 | 区卫健委 | —— | ||
72 | 按照市级部门部署推动养老信息联通,强化养老服务标准、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结果互认。 | 区民政局 | —— | ||
73 | 对接北京市养老项目向我区布局。落实跨区域养老机构补贴等支持政策。 | 区民政局 | —— | ||
74 | 推进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京津冀托幼一体化、京津冀养老2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深化京津冀在职业教育养老、育幼等人才培养、技能大赛、资源建设、基地共建、技术服务(培训)共享等方面协同发展。 | 区教育局 | —— | ||
序号 | 重点任务 | 五年工作安排 | 2024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75 | (六)深入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倾力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持续加强在人员培训、医疗技术、教育师资等方面支持力度,选派技术人才支持雄安新区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积极争取城市职业学院、中山志成职专纳入我市适应雄安新区产业发展职业教育专业组群。 | 区教育局、区卫健委等 | —— | |
76 | 深化商贸文旅协同,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 与国家图书馆、中国移动合作,打造“意风秘境”平行现实数字化沉浸项目。 | 意风区管委会 | —— | |
77 | 充分挖掘洋楼等IP资源,推出短剧旅拍、新演艺空间、国图文创、城市漫步等新消费项目。 | 意风区管委会 | —— | ||
78 | 加快与携程集团合作,打造天津城市文旅品牌中心,建设旅游生态综合体,国庆前试运营。 | 区文旅局 | 区产发集团 | ||
79 | 与北京天恒奥森公司合作,打造一宫花园沉浸式实景娱乐的文娱综合体,力争10月份开工。 | 区产发集团 | —— | ||
80 | 与北京国际设计周联动,高水平举办天津国际设计周。 | 区文旅局 | 区科技局、区投促局、区商务局、区产发集团 | ||
81 | 积极举办三地文化交流活动,加强文旅资源推介。 | 区文旅局 | —— | ||
82 | 建设体育强区,引入体质监测、运动康复等体育消费新业态,在体育场馆运营、运动训练、体质监测、赛事服务4个领域发展区域头部企业。 | 区体育局 | —— | ||
83 | 开展京津冀青少年体育训练与全民健身交流,争取京津冀地区赛事落户河北区。 | 区体育局 | —— | ||
序号 | 重点任务 | 五年工作安排 | 2024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84 | (七)融入“一基地三区”建设 | 加快融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到202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突破1.3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 | 持续推动“国网系”在区深耕布局,以国网电力战略性新兴用房项目落位为契机,引入国网综合能源服务、国网电动汽车服务等战略性新兴板块,加速三源电力集团等企业集聚,推动电力智慧档案馆项目竣工,培育壮大“电力+”创新生态链。 | 区商务局 | 区发展改革委、区住建委等 |
85 | 依托国网电力“双碳中心”,构建“电力-能源-碳排-产业”协同的碳资产综合服务平台,吸引碳资产管理、碳交易托管等上下游企业,打造碳资产生态圈。 | 区商务局 | 区发展改革委、各招商部门 | ||
86 | 依托国网电商,做大工业电子商务平台,支持拓展成品油互联网销售板块,打造国网物资供应链智慧园区。 | 区发展改革委 | 区商务局等 | ||
87 | 依托中铁飞豹,打造运贸产一体化总部平台,加快物流、贸易、养护等业务聚集。 | 区商务局 | 区发展改革委等 | ||
88 | 加快融入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到2027年,以远洋大厦为核心的航运服务聚集区聚集以航运服务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达到100家,更好服务全市港产城融合发展。 | 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启动区,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标志区。 | 区投促局 | 港产城融合发展专班成员单位 | |
89 | 全力服务远洋大厦二期建设,利用大意风区优质载体,高标准谋划建设航运服务中心,贯通用好意风区及海河沿线楼宇资源。 | 区投促局 | 区住房建设委、区产发集团 | ||
港产城融合发展专班成员单位 | |||||
90 | 打造服务航运、功能完备、辐射全市的天津市航运服务中心,加快完善设计方案,确保7月份建成并试运营。 | 区投促局 | 港产城融合发展专班成员单位 | ||
序号 | 重点任务 | 五年工作安排 | 2024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91 | (七)融入“一基地三区”建设 | 加快融入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到2027年,以远洋大厦为核心的航运服务聚集区聚集以航运服务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达到100家,更好服务全市港产城融合发展。 | 做大“中远海运系”,服务新增板块落位、在津板块聚集。做强国能海运,力争新增运力落地。 | 区投促局 | 招商引资各责任单位 |
92 | 强化与天津港合作,做深港口文章,引进港口生态企业。 | 区投促局 | 招商引资各责任单位 | ||
93 | 推动与国铁集团合作,打造“海陆空”资源一体化配置体系。 | 区投促局 | 区科技局、宁园街、鸿顺里街、区市场监管局 | ||
94 | 聚焦高端、创新航运服务业,瞄准航运金融、海事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打造数智绿色航运生态圈。 | 区投促局 | 招商引资各责任单位 | ||
95 | 加快融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到2027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 | 发挥国网英大金融板块聚集优势,深耕绿色租赁、综合保险等领域,更好支撑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打造金融集聚标志区。 | 区财政局 | —— | |
96 | 优化科技金融服务,加强与海河基金、天津科创天使等产业引导基金沟通协作,服务河北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 区财政局 | 区科技局 | ||
98 | 落实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 区政务服务办 | 全区各部门 | ||
序号 | 重点任务 | 五年工作安排 | 2024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99 | (七)融入“一基地三区”建设 | 紧抓全国网络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 | 区市场监管局 | 区发展改革委、区数据局、区投资促进局、区政务服务办、意风区管委会、区商务局、区科技局、区统计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税务局、区司法局、各街道 | |
加快融入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到2027年外贸进出口额五年累计达到15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力争累计完成1.5亿美元。 | |||||
100 | 扩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和“同事同标”范围。 | 区政务服务办 | —— | ||
101 | 落实《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 市规划资源局河北分局 | —— | ||
102 | (八)强化协同推进机制 | 健全全区“一盘棋”工作机制,形成密切联动、同向发力、务实高效、狠抓落实的局面。 | 完善“周跟进、旬通报、月报告”机制,确保任务完成。定期开展工作督导,建立与年度绩效考评挂钩的考评机制。 | 区发展改革委 | 招商引资各责任单位、相关行业主管或服务部门 |
103 |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等重大节点,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讲好“协同”故事,展现“协同”成果,营造“协同”氛围。 | 区委宣传部、区发展改革委 | 全区各部门 |
政策解读:河北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对《河北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2024年重点任务清单》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