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年—2025年)》,党政统筹推动,全力抓好落实,奋力推进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2023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全面落实。优质高效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河北区承担的《<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3年重点工作台账》中二级指标12项任务按照考核要求全部完成。河北区选报的《天津市河北区创建“护银普法站”进一步提升精准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入选《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设优秀案例汇编(2023年)》。
(二)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推出40个“一件事一次办”应用场景,组建重点项目“首席专员”队伍,全市率先实现在津可办理北京通州区 1143 个行政服务事项,在通州区即享河北区 31 个高频事项的“本地化”服务,率先在京津地区实现“天津营业执照北京出”。河北区作为天津市唯一获评“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
(三)依法行政制度法治化深入推进。着力推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落实,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文件汇编、工作流程图、档案归集事项目录,邀请市司法局专家对重大行政决策工作培训指导,2023年区政府4件重大行政决策已全部完成相关程序。规范全区对外签署合同协议,举办3次全区行政合同规范化专题培训会,为全区各单位防范法律风险提供法治保障。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对《河北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开展后评估,做好《河北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细则》备案审查。
(四)全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果丰硕。修订完善《河北区行政执法考评指标》,区政府常务会坚持每月听取行政执法情况汇报,对全区行政执法单位实行“月考评、月通报”机制。着力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组织全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开展全区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举办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和典型执法案例分析培训会。2023年,河北区行政执法工作经验被区委改革办《改革动态》、市司法局《天津司法简报》刊发。
(五)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立健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事故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建设的意见》,组建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排水、电力等18支涵盖2900余人的区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区级专项应急预案演练10次,组织各街道、社区开展防汛、火灾等各类应急演练64次,进一步提升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六)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构建新格局。完善《区领导接访工作制度》《办理群众来信工作规划》《信访基础业务制度汇编》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程序。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法律服务信访群众上的重要作用,引导信访人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利、化解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严格落实社区调委会每周、街道调委会每半月一次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七)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不断强化。区政府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2023年共办复市、区“两会”及闭会期间135件建议提案,按时办复率、代表委员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均达到100%。严格落实依申请公开规范办理机制并在法定时限内依法依规完成答复,依法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2023年,全区共审结行政复议案件60 件,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 2 件,责令原行政机关重新履行 4件,有力促进了依法行政。
(八)政府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成效显著。完成2023年度网上学法用法考试工作,参考率、合格率达100%。累计组织44人参加处级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推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组织各街道和重点执法部门观摩区人民法院行政案件庭审活动,对团区委等5家重点单位落实普法责任制履职情况开展评议。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情况
(一)狠抓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区委、区政府年度工作要点进行推动。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把自觉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依法履职全过程各方面,带头讲授专题法治课,组织区委、区政府班子集体学习法治建设内容,带动全区各级干部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河北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狠抓制度机制有效保障。区委制定实施全区年度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健全完善法治建设工作制度机制、加强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推进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区委常委会会前学法等配套文件、意见方案和措施制度。区政府常务会每月听取全区行政执法情况汇报,制定完善《河北区行政执法考评指标》,对全区行政执法单位实行“月考评、月通报”机制,不断压实压紧执法工作责任。
(三)狠抓“关键少数”作用发挥。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听取审阅并点评区属单位主要领导述法报告。举办区管干部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培训班,不断提升领导干部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履职能力。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以“学习贯彻《天津市法治宣传教育条例》,奋力推进普法工作开创新局面”为题,开展法治专题讲座。落实区政府常务会会前讲法制度,邀请4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结合本领域法治建设工作开展讲法,有效推进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关键少数”的法治意识上还需进一步强化。部分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以上率下的法治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部门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紧迫感不强。
(二)在依法行政制度落实上还需进一步规范。相关部门严格履行决策程序上还做得不到位,在执行重大决策“五大程序”上还不够严谨规范,在落实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上还不够到位。
(三)在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上还需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还不够规范,部分行政执法单位没有专门的法制机构或专职的法制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还有待提升。
四、2024年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强化“关键少数”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政府常务会前讲法、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带头讲法,巩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常态化机制,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逐步强化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
(二)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建设。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健全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增强公众参与实效,提高专家论证质量,充分发挥风险评估功能,确保所有重大行政决策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机制和制发程序。
(三)进一步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不断严密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着力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发挥行政执法监督平台作用,完善行政执法投诉举报、情况通报等制度,不断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加大行政执法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开展法律法规、执法技能等系列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执法水平和能力。严格规范执法资格和执法行为,及时调整不具有执法资格和不能胜任执法工作的人员。加大法律职业资格培养力度,提高行政执法部门法治人员数量。
(五)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创新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年—2025年)》,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发挥示范激励作用,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高标准、高质量、高成效落实。深入培育打造在全市有竞争力的法治政府建设典型经验,广泛宣传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新举措、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