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当前位置:

有效破解“停车难”问题•建设和谐美丽社区

来源: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15-04-20 14:30
来源: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15-04-20 14:30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2015年第一期河北区《政协委员论坛》节目。本期论坛的主题是:有效破解“停车难”问题・建设和谐美丽社区。首先介绍参加我们节目的几位政协委员,首先还是为大家介绍参加本期节目的几位区政协委员。他们是:区政协委员、团区委书记李錾;区政协委员、河北区市容园林委副主任刘书芬;区政协委员、天津世林律师事务所主任于凤英,欢迎各位!  

本期节目的录制现场,我们特意选在了王串场街的水明里社区,还特别邀请了水明里社区居民李林甫 参与我们的讨论,欢迎您!  

刚说了,我们本期节目呢,要围绕如何看待、解决“停车难”问题展开讨论。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对我们讨论的主题背景做个大致了解:  

【短片-1】  

作为静态交通的一部分,停车状况,体现的是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城市的规划设计是否跟上了经济发展和汽车时代的需要。而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停车难”问题。  

统计数字表明:截至2014年底,天津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三百万辆,其中2/3为私家车。而早年建设的众多旧楼区都没有预留出多少用于机动车的停车空间;近年新建的一些楼盘配置的地下停车场,有相当部分因管理不到位、价格过高等因素被闲置,得不到充分利用;市区内政府公开招标经营管理的道路停车泊位目前只有两万多个,加上为数不多的免费停车位、路外停车场、停车楼,根本无法满足大批机动车的停车需求。于是随意停车、扰乱交通秩序;争抢车位、造成邻里矛盾纠纷、小区环境被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  

  

主持人:那看了这个短片,我想片中提到的目前普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各位又都深有体会。先请各位来说说,您家小区里停车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于凤英:我所在的小区机动车辆数量多,没有专门的停车地点,物业也没有作任何管理,导致小区道路阻塞,也就剩下一辆车的宽距勉强通行。而且私安地锁现象十分严重,有很多不是小区居民的外来车辆也在小区里停车。  

刘书芬:没错,特别乱。机动车乱停乱放。开发商当初建房没有充分考虑到停车位问题,导致现在小区停车位紧张,由此常常引发争抢车位、刮碰等等事件,甚至还因此争吵、打架。  

主持人: 于委员这有安地锁的,不是小区的车也停在小区里了,刘主任您这还有争抢车位的,发生刮蹭还打架的。这买车挺开心的事,可这停车不方便,也挺堵心的是吧?  

李大爷,您老是咱社区的代表,他们说的这些现象您那儿是不是也有啊?  

李林甫:可不是吗,都有,如今这停车真成了大难题了,他们说这些现象,我感觉咱每一个小区,几乎都是一样的,全都有。  

主持人:大家说的这些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那有没有一些地方,采取了一些措施,有了一些改观呢?我们的区政协委员李錾,在委员联系社区的过程中,就了解到了一些新的情况,我请李錾委员来说一说。  

李錾 :我联系的社区是王串场街 。王串场街是河北区老旧小区较多的一条街。面积2.14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3万人,3万8千多户,大部分小区或多或少出现车位匮乏的问题,不少小区业主反映晚上回家稍晚点,就会在小区内停车花费很长时间。因为没有停车位,没人管理就四处乱停放挤占道路、绿地、人行道等,使小区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有些业主找不到地方就在小区路边停放,占用道路造成交通不畅,使小区中的道路变成了单行道,由于车位紧张,会出现车主之间为了争抢车位引发争执。特别是一些老的社区,既没有地下停车位,小区道路又狭窄拥挤,这不仅给有车族居民在小区内行车、停车造成了不安全,而且对其他群众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2014年呢,借助旧楼区提升改造,王串场街开始实施车辆管理。31个社区中,实施车辆管理的小区目前有20个(清水园、莹津里、玉容花园、艳泉里、溪波里、秀茵明居、开云里、萃华里、春厦里、宇萃里、垣焕里59-62门、容彩里、容彩公寓、屏花里、华屏里、水明里、茵春里、明溪里、春艳里、焕玉里)。现在这些小区都安装了出入档杆、专人24小时值班巡视、车辆划线管理,建立了车辆台账。  

主持人:那这些措施对于缓解小区的“停车难”问题有效果吗?  

李錾:没有施行机动车管理措施以前,小区普遍存在“停车难”问题,随意停放、私装地锁现象很普遍;有些车辆占据小区通行道甚至绿化带甚至消防通道,不仅带来了很多邻里矛盾,也造成了不少安全隐患。  

实现车辆管理后,街里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拆除地锁,小区车辆进行划线管理,有序停放,不占消防通道,外来车辆的进入也有登记,物业工作人员引导车辆停放在临时车位上,避免了小区业主之间的矛盾和不安全隐患。  

主持人:恩,听李委员这么介绍啊,我倒是想起了,前不久,我们市委市政府的民心工程-----旧楼区改造。那王串场街看来就是利用了这个机会,顺势解决了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李委员,那您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街里具体都采取了那些措施呢?  

李錾:具体来说呢,不仅实行划线管理、有档杆、24小时有值班巡视、车辆台帐,而且配置了挪车器。王串场街还把车辆管理信息录入至数字平台上,便于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找到车主。  

主持人:看来街里在这方面投入的力量不小,那刚才您提到了“挪车器”。我理解,这里面所说到的小区停车位就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您几位感觉,就小区而言,是流动车位好,还是说固定车位更好呢?  

刘书芬:我理解,有的有物业管理有的没有。固定车位和流动车位各有利弊,如果小区空间较大,可设固定车位,让业主不用担心回去晚了没有车位,省心省力。但是也有其不足,固定车位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不停车的时候空着,A时来访的车辆又没地方停,造成车位资源浪费。  

流动车位是现在的一个趋势,让车位流动起来,有序停车,先到先停,有空就停,充分利用资源,是解决现在停车乱的一个方法,但是也有不足,就是万一业主回去晚点就要面临着无车位的困境,那么晚回去的业主的车辆势必又乱停乱放。我认为两种方法要统一协调,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更好解决停车难问题。  

于凤英:我认为呢小区存车应当由物业管理,而固定车位和流动车位的安排不应是完全统一的,而是应当依据不同小区的相应情况,实事求是的合理安排,同时应当考虑到如尾号限行,小区车辆数量,外来车辆数量,业主的意见等等相关问题,据此做出车位的合理安排,而不是当然的一刀切。  

李錾:我认为固定车位“保护业主优先”这个权利,也便于物业管理。缺点就是车位无法得到高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流动车位”最大的特点就是“先到先停”,但是如果能够计划好时间,合理安排好离开得时间,固定车位和流动车位不是“针锋相对”的,而是“互相补充”。或者考虑二者结合,白天让车位“流动”起来,晚上让车位“固定”下来。  

主持人:看来,固定也好,流动也罢,其实最关键的核心还是解决好小区停车的问题,只要问题能解决,大家对固定和流动没有太多的苛求。那我也听说,前不久,咱们市政府出台了一项叫“绿荫泊车”的工程,这项工程也是有市容园林委来落实的,刘委员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刘书芬:绿荫泊车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是政府改善居民停车难的一项重大举措,那么什么是绿荫泊车呢,绿荫泊车就是绿荫停车场,是指在机动车停放场所,栽植以乔木为主的植物,形成一定的绿荫覆盖,或沿着车位构架用攀援植物覆盖顶棚,为车辆停放起到遮荫、降温作用。截至目前,结合我区旧楼区改造工程,绿荫泊车进入21个居民小区,共计建设4276个车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在2015年要再接再厉,在完成生态大绿的前提下,在28个小区新建4000多个绿荫泊车位,解决更多“停车难”问题。  

主持人:“绿荫泊车”工程为小区环境、居民生活带来的便利确实有目共睹。但我有个问题:就是当初业主买房的过程中,肯定也都考虑到了小区的绿地面积等因素。“绿荫泊车”工程的实施,是否会对业主的心理产生影响呢?于委员,您能否给我们从法律的层面解读一下?  

于凤英:其实对于居民区公共空间的管理和利用,我们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画外+字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七十条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第七十三条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A有。  

第七十四条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此外还有一些条例规定了物业对于物业管理区域内管理维护的权利和义务,故而物业应对小区内停车履行相应职责。  

于凤英:虽然有以上相关法律依据,但小区车位紧张、居民挺车难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客观事实上,可用空间不足、车辆却日益增多的矛盾,是无法回避的具体事实,仅靠抽象的法律条款来实现规制,是不现实的。  

“绿荫泊车”工程,是把“停车位”设置在绿荫之下,不仅方便快捷且不减少绿化面积,使更多的空间得到利用,还能减少车辆被阳光炙烤,可谓一举多得。  

主持人:听于委员的介绍以后,我们感到,绿荫泊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小区的停车难问题,尽管依据法律的规定,在最大限度保护业主共同利益的同时,也在帮助业主维护身边的环境,但是我们看到,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依旧任重而道远,各位觉得,目前,制约这个问题解决的瓶颈是什么呢?  

李錾:瓶颈问题是“就近车位少”,突出的是“近”这个字。停车难,不仅是小区要面对的问题,商业区、行政区、重点中小学及医院周边停车矛盾都十分突出,但是为什么住宅区好像矛盾的焦点,就是因为其他的区域停车更有“临时性”的特点,办完事,就走了,哪怕先停远一些,多走几步也可以。但居民小区停车更倾向考虑其方便性,要离家近,最好是就在小区里、就在楼底下。所以有限的空间就成了抢夺的“香饽饽”。  

刘书芬:我感觉首先,是空间有限。这是存在的根本问题,小区内停车空间有限,也就导致停车位数量有限,也就从根本上决定停车问题难以解决。其次,少数居民缺少公德意识。由于车辆停放难,导致车主见缝插针,加上少数车主素质较差,往往是自己的车停好了,但却影响其他业主的正常出入,因为这种事情的发生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到社会的和谐。  

于凤英:无论如何的合理安排,能够用以停车的总面积其实依然未曾改变,纵然合理优化,也必然有一个可预估的上限,当市民停车的总数超出这一上限,小区停车问题必然会陷入一个瓶颈。所以我们还是呼唤低碳出行。  

李林甫在解决小区停车难问题中我们也是在不断摸索经验,找准居委会与物业公司的结合点,承担起居委会的责任和义务,主动向居民进行宣传物业管理的事项,并且督促居民主动缴纳物业费,对物业管理不到位的,应及时提出并要求加以改正,帮助协调解决居民与物业之间的矛盾。给居民与物业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  

主持人:特别感谢我们今天几位委员和我们大家一起分析了目前小区停车难的现状和成因,也举出了一些好的做法和例子,在这一过程中,大家还有没有什么好点子,好建议吗?  

李錾:我的建议是从政府层面:一是设置一些临时停车点。建议在确保小区主要道路通畅、不影响消防通道的前提下,允许单边有序停放机动车,缓解小区停车压力。二是应大力发展立体停车库,政府要多鼓励采用各种形式的立体停车库,采用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占地省,建设方便,噪音和振动小,对周边环境影响也小。三是市容部门应给予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小区进行退绿,扩大停放车辆的面积。  

居委会在处理老旧小区停车位问题时,要充当好“中间人”的角色,搭建好有车住户与无车住户的桥梁。既维护好全体居民的利益,确保必要的公共空间,比如娱乐休息健身场所不被挤占,又要利用现有资源,拨划出停车位。  

物业公司方面应加大投入,强化小区停车管理。建议小区物业公司在充分征求业主意见、深入调查摸底、认真学习考察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完善设施,划线定位,统一监管,指定停车泊位,营造一种秩序井然、交通方便的生活环境。  

居民也要提升自身素质,可以发挥业主自治作用,督促加强物业管理。规范小区的车辆停放秩序,严禁在消防通道上停车,确保行车路线畅通。  

刘书芬:解决小区停车难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认为1.政府方面:要着眼于社区管理,表面上看是停车难,实际上也反应了政府的执行能力和水平,因此政府应因地制宜,要坚持综合治理、统筹安排、纳入规划,把停车问题和文明小区建设、清脏治乱等结合起来,还要借助媒体宣传做好市民的引导工作。2.物业方面:物业要结合实际配合业主共同制定完善的小区的停车措施。充分发挥业主自治作用,要督促物业管理公司对小区的车辆停放秩序加以规范。3.个人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不乱停乱放、不影响他人车辆的出入、不影响正常交通。我认为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可以使停车难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  

于凤英:党和政府起到领导和指导责任;基层组织积极响应,加大宣传力度;同时鼓励创新建设新式停车方式,推广积极健康的汽车消费,完善公交地铁等相应替代出行手段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向民众宣传文明停车,相互礼让,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正能量。  

  

主持人:好,刚才各位委员都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一些建议。近几年,随着建设发展的不断推进,政府把解决“小区停车难”问题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各街道社区也是集思广益、因地制宜。我想我们每一位社区居民也应当从自身做起,在关注支持政府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守规矩讲公德,彼此多谅解多礼让,共同维护身边的环境秩序,让我们的家园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再次感谢各位参与我们的节目,也感谢观众朋友的收看,再见!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主办: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1201050001津ICP备12006841号-3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00000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920*1080)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主办: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1201050001

津ICP备12006841号-3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