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当前位置:

【进行中】河北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草案)(征求意见稿)

公告

        现就《河北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草案)(征求意见稿)》(详见附件)进行意见建议征集,征求意见建议时间从2021年11月19日至12月19日,逾期不再受理,如有意见,请反馈至邮箱hbqjyjbgs@tj.gov.cn。

联系人:张硕    联系电话:022-26288180。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205号(天津市河北区教育局)



                                                                                                                                  天津市河北区教育局

                                                                                                                                       2021年11月19日

草案正文

天津市河北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草案)(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以及市区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区委十一届九次、十次全会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河北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依据《天津市教育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天津市河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和《河北区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划2035》,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河北区委、区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落实河北区“五个之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就

1.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成立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区教育大会,出台系列规划文件,将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转化为河北区教育实践。党领导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论学习扎实开展,制定实施“党员示范引领工程创建标准”,党员干部教师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组织建设全面夯实,各级党组织履职尽责。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力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党员干部廉洁意识不断增强。工会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团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基础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学前教育科学保教水平进一步提升,8所幼儿园被认定为市示范园。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圆满收官。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特殊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3间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投入使用。学前三年入园率85%,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残障儿童少年受教育率继续保持95%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入学率均达到99%以上。

3.职业教育优质领先发展。中高职院校办学声誉逐年提高。山志成职专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春季高考上线率达100%,师生参加国家级、市级技能竞赛均获佳绩。城市职业学院全面加快“双一流”职业院校建设步伐,“从小到老”的专业群建设日趋完善,每年均承办市职教活动周相关工作,幼儿、养老、聋人、社区教育等办学特色广受认可。

4.立德树人扎实推进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施“品格锤炼”工程,育人效果初显。阳光体育活动和体育艺术“2+1”项目全面落实,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学生艺术展演、戏曲进校园等工作深入开展,2所学校获评国家级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制定《河北区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意见》,广泛开展劳动教育,五育并举不断强化

5.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质量意识进一步浓厚。“蹲点式”“定点跟进式”调研等督查、监控举措有力促进了中学教学质量提高,基本实现教育质量“一年一变化、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既定目标。通过专项调研视导、部门联合视导等方式加强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升。制定实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两年行动方案》等4个文件,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进一步提升,相关成果受到市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6.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深入。育婴里小学集团化办学不断深化。南普小学与外大附校续签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合作办学日益紧密。初中学校联盟建设进一步加强。各学段招生考试制度健全完善新高考改革平稳落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全面取消选拔性考试,公办初中、幼儿园和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随机派位”形成新常态,教育公平日益彰显。

7.学校特色建设初见成效。实施学校(幼儿园)办学(园)特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每所学校(幼儿园)均具备了明确的办学(园)特色建设主攻方向,特色发展带动整体发展作用显现。区域书法、剪纸教育特色不断深化,区域阅读教育特色培育工作有序推进。2所高中被认定为市级特色鲜明学校,3所学校的4个学科入选市普通高中学科特色课程建设项目。32所学校(幼儿园)获评国家级足球(篮球、排球)特色校(幼儿园)。

8.教师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3人分别获评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5名中小学教师晋升正高级职称,124获评市级重要奖项或遴选成为市级重点培训工程学员。609名教师参与交流,覆盖全部中小学,骨干教师交流占比不断提高。“区管校聘”有序推进,教师资源得到更合理调配。教师工资待遇保障落实教育教学以外负担有所减轻。

9.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开展教育对口帮扶甘肃清水县、玛曲县工作,落实“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和援疆干部人才选派,派出108名干部教师支教。通过召开学前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研讨会、签约教育联盟协议、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建立养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签署教师教育培训合作协议等方式,不断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城市职业学院与肯尼亚马查科斯大学共建的鲁班工坊启动运营,推进了国际教育交流合作。

10.经费投入得到有力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十三五”时期,全区教育经费总收入85.23亿元、总支出84.06亿元分别比“十二五”时期增长10%8.2%。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均超过市颁标准,且逐步覆盖到幼儿园和普通高中学校。

11.教育资源日趋均衡。投入资金约3亿元,改扩建小学(幼儿园)6所、接收配套8所,总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新增小学学位2320个、学前教育学位6120个,新开河南北教育资源进一步均衡。投入资金约3.3亿元,对58个单位、73个校(园)区的校舍、操场等设施进行维修提升改造,并完成部分单位的教学仪器设备购置、专用教室提升改造。

12.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高标准完成“三通两平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互联网+教育”快速发展。开展信息化应用培训,网络学习空间进一步普及,师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与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市级以上优秀课859节,位居全市前列。初步建成区域推进新课改选课走班系统,为学校、学生、家长提供服务指导。完成23所数字校园建设。

13.学校安全稳定得到保障。全系统专职保安员配备率、校园封闭化管理率、一键报警安装率均达到100%。建设覆盖39个公民办幼儿园园区的三级视频监控系统。扫黑除恶、反恐维稳、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危险化学品治理、校园欺凌预防处置、食品安全管理、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传染病防控处置、校舍占用户清理、信访积难案件化解工作持续推进,安全稳定良好局面得到巩固。

(二)“十四五”时期河北区教育面临的主要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河北区抢抓发展机遇、推动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黄金期、攻关期,也是河北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助力河北区“五个之城”建设的关键期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不同以往。社会发展变化对深化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美丽河北建设,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等诸多任务迫切需要教育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智力支持,这对形成先进教育理念共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我区经济发展对提高教育综合实力提出了新希望。五大战略机遇叠加使我区在创新创业上大有可为,教育应巩固好“先手棋”地位,发挥好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以教育的美誉度赢先机,深化基础改革,推进优质均衡发展,以教育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助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的多元需求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期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更好的教育是人民的热切期盼。随着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教育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厚植创新驱动根基,培养聚集更多创新人才,优质、公平、多样、个性化日益成为主导性的教育需求。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挑战。随着“海河英才”“全面二孩”等政策的深入实施以及随迁人口的逐年递增,学龄人口呈逐年增长趋势,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正在由学前向中小学传递。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也给教育服务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超前谋划资源建设,拓宽教育资源多元供给渠道,提升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为各年龄段人群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客观分析,冷静审视,河北区教育的发展仍平衡不充分,还不能完全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要求新期待,主要表现在:教育改革尚未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教育资源尚未达到优质均衡,教师专业化水平仍需提高,职业教育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不够健全,民办教育发展活力不足、规范不够,现代化教育治理能力有待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发挥还不够突出。

“十四五”时期,要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发挥优势,形成强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构建起更加优质、更加公平、更加普惠、更具区域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及总体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国市区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南,落实《河北区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划2035》阶段性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奋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我区教育的生动实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大中小幼一体化思政课建设,坚持“五育”并举,推进深化素质教育;加快资源建设,促进优质均衡发展;夯实教师专业能力建设,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强化法治建设,提升依法治教水平;推动平安建设,确保校园安全。整体推进各学段、各类型教育协调优质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主要目标

深入挖掘区域传统教育优势元素,守正出新,不断超越。2025年底,教育资源布局更加合理,教育公平普惠更加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学段教育发展协调融通,教育技术应用更加智能、教育治理体系更加高效。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在全市居于领先水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获得感进一步提高。

——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

全面提高保育教育质量,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构建覆盖各街域、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为幼儿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的美好期盼。到2025年,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以上。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实现“深度融合、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均衡发展”。集团化办学、合作办学、学校联盟等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成果不断激发办学活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到2025年,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入学率、巩固率达到99%以上

——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普通高中办学特色更加突出,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学生自主发展、生涯规划能力显著增强,教育质量居于全市上游水平。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需求。到202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

——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发展

进一步巩固职业教育优质发展成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健全,育人质量日益提高,对行业企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贡献力度不断加大。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互融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学习型城区建设成效显著,实现区域内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努力实现教育发展公平普惠

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全纳性特点不断彰显,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健全控辍保学工作制度,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高位。关爱特殊群体学生,让学习或生活遇到困难的学生得到更有效的帮助,让残疾儿童少年享受到更加系统的教育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益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

——努力实现科学合理资源布局

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布局结构日益优化,彻底解决“入园难”“入好园难”问题。落实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发展要求,制定实施未来5年的教育资源建设方案,加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供给,统筹规划资源布局,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十四五”期间河北区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主要指标

2020年

2025年

指标属性

普及

程度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85

>90

预期性

义务教育巩固率(%)

>99

>99

约束性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98

>98

预期性

结构

优化

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

>64

>60

预期性

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

>85

>80

预期性

义务教育学区化办学比例(%)

100

100

预期性

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比例(%)

0

0

预期性

发展

质量

学生体质优良率(%)

17.8

50

预期性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

58.2

53.2

预期性

基础教育无线网覆盖率(%)

58.8

100

预期性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

60

70

预期性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比(%)

75

90

预期性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改革发展。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融入常态化党员干部教师培训和基层党建工作培训。面向教育系统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专题培训。坚持系统学习,推动党员干部教师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学用结合,将学习贯彻工作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加快教育现代化工作相结合,与解决我区教育实际问题相结合,与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新期待相结合,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阶段性特征,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深化对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

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中小学教育,增强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促进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遵循思政课教育规律,构建一体化思政课育人体系,推进各学段思政课教学、教研一体化建设结合各学段学生认知特点,统筹协调好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指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拓宽思政课教学路径,丰富思想育人载体平台。分学段建设一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课程,打造一批区级精品实践课程。

强化德智体美劳培养体系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育人,完善学校思政工作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严格落实教学大纲、计划和课时,规范开好思政必修课程,严禁挤占思政课课时,确保高质量开足开齐开好思政课,引导广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学生心中扎根生长。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利用入学、入队、入团及重大纪念日等节点,组织开展好“新时代好少年”“扣好人生第一扣子”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化学生全过程管理。积极在中小学、中高职学校中选树典型人物,影响带动广大青年学生积极进取,奋发有为。

加强学生德育工作贯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落实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创新改革工程,坚持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从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开展德育工作。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争创市级“三全育人”示范校。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区域德育工作体系。不断改进德育方式方法,增强德育实效性,争创市级中小学科德育精品课和德育示范案例。发挥党组织和群团组织育人功能,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育人机制,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育人网络。依托我区区域优势,统筹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创新购买服务、合作共建、资源整合等方式,将课上课下、校内校外资源有机结合,将教育实践活动延伸至社会,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实践育人作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阳光行动”,加强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人员和场地建设,强化学生心理干预。

深化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推进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推进育人方式转变。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学会合作。普通高中学校开展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教学。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拉开学生作业梯度,构筑基础性作业与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相结合的学生作业体系,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教育贯彻落实国家和我市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落实阳光体育活动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和我市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长效机制,推行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完善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体系。深化教体融合,加强“8421”工程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学校日常管理。到2025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到95%以上,更多学校获评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校校园足球运动普及实现全覆盖。落实市教育两委《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举措》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阳光行动”,加快心理咨询室建设,加大心理教师队伍培训建设力度,加强区内精神卫生机构和学校之间联防联控制度建设,加强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和特殊时期心理干预,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方案,到2025年,确保全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得到有效控制。

提升学生美育素养。贯彻落实国家和我市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落实我市学校美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美育协同机制帮助每名学生掌握1-2项艺术技能。发挥优秀学生艺术团和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引领作用,通过学生艺术展演和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美育活动,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

深化学生劳动教育贯彻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天津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推进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争创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区、市级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品质课程和特色活动。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通过劳动教育课程和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参与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引导学生每年学会2项生活技能,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和毕业的重要参考及依据,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和发展的教育体系。

深化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进一步扩充优化学前教育资源。优化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严格落实住宅小区与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和使用等相关政策,确保新建住宅小区按标准配建幼儿园,并将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支持高等学校举办幼儿园,完成城市职业学院附属幼儿园建设。继续开展普惠性民办园等级评定工作,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启动实施集团化办园工作,充分发挥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辐射引领作用,打造品牌学前教育集团,形成我区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新态势。

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实施科学教育和保育。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天津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规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传授文明礼仪,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保护幼儿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坚持保教质量评估标准,完善办园质量评估机制,利用三级视频监控平台,加强保育教育过程监管,不断规范办园行为,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实行“优质园+”办园模式,建立优质园对薄弱园、民办园的结对帮扶机制,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总量。通过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级督导评估,接受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巩固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水平。

深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力度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以“深度融合、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均衡发展”为目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扩大育婴里小学教育集团规模,启动昆一小学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等教育集团建设深化南普小学与外大附校合作办学,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合作成立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河北外国语中学。继续推进《河北区教育局关于公办初中学校建立“学校联盟”的实施方案》,开展校际间深度交流与合作,扩大初中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落实《关于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区域竞聘等方式,根据班额、生源情况统筹分配编制、师资。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力争在全市率先通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保持我区义务教育的领先地位。稳步推进招生制度改革,严格规范招生工作,完善民办学校招生办法,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成果

创新学校发展内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我市分学科制定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继续推进《河北区中学常态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调整完善调研指导方式,增强指导实效,促进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协同推进研读课标、高效教学、科学评价、考试命题等课程实施各环节的协调配合、相互促进。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坚持以校本教研为抓手,聚焦常态课堂效果,加强专题调研和质量监控落实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指导学校不断优化完善现有教学模式,实现“常态课优质化,优质课常态化”,切实强化减负增效健全综合素质评价,加强过程性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落实课后服务工作,提倡分层辅导、个别辅导。

深化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加强品牌高中建设。落实国家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促进普通高中理念创新、内涵建设、文化培育和特色发展。按照市教委关于品牌高中建设工程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数字化校园建设等项目。到2025年,力争打造一批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佳、发展特色突出的优质高中深化特色高中建设和特色学科建设,重点打造1至2所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办学特色更加鲜明、育人效果更加显著,具有先进办学理念、核心品牌价值突出的市级品牌高中。

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力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争创市级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示范校。落实我市普通高中学科特色课程基地项目、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创新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学科专业指导,开发一批精品课程,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教研员,提升区域整体教学实力。根据天津市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实施、课程建设、选课走班的指导意见,完善选课走班教学机制,实现普通高中教育与国家高考制度改革的有效对接,增强学生选课的针对性、合理性,推动学校实现多样化发展和多元化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争创市级学生发展指导示范基地,真正落实对学生职业体验和生涯规划指导。普通高中建立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对学生进行指导。注重利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尝试开展普职融通师资培训和教育活动,探索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教师互动,对学有专长的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和职业引导。

保障特殊群体接受教育权利

完善特殊教育发展体系不断增加特殊教育资源供给,实现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提高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学质量,对中重度和多重残疾学生,通过就读特教学校、送教上门、远程视频等方式实施教育,使每个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均能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支持特教学校为残疾人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充分发挥特教中心职能作用,完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差别化教育安置个性化教育培养评价,努力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教育深入实施融合教育,促进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延伸。特殊教育保障水平。落实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教职工编制标准、教师专业标准和专业证书制度。实施新一轮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师培训、医教结合康复技术培训和“特殊教育教师培元计划”。

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权利。为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保障其受教育权利。严格规范招生入学工作程序,确保“五证”合格且完成学位申请的随迁适龄儿童均能在我区公办小学就读。凡符合我市政策规定,所有要求转入的随迁子女都能进入公办学校上学,保持入学率100%。随迁子女与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混合编班,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关爱残疾儿童少年,为他们接受义务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完善残疾学生资助体系,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个性化特殊教育和康复医疗服务。完善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各级各类学校资助金的落实、拨付、发放工作,加强督导检查。

深化职业教育高标准领先发展

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推动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促进中职教育特色发展。积极对接服务市、区重点产业,着力打造中药和学前教育2个特色专业。巩固发展“十三五”办学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成果。积极探索信息化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高度融合,完善智慧校园和专业资源库建设,构建智慧校园管理体系。促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标国家“职教二十条”、天津“职八条”任务要求,积极支持、拓展高职院校教育与培训职能,秉持“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思路,持续优化资源配置,申请政府专项债建设泰兴路校区实训、服务综合体。积极发挥高职院校服务中小微企业作用,不断加强学前教育、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等领域人才培养培训,探索形成特色鲜明的职业培训新机制、新方法、新模式,打造职业技术培训品牌。

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任务和要求。坚持“校政企社”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工学结合、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紧贴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开展特色专业群建设、开发培训项目和课程,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吸纳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进一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落实,强化顶岗实习与专业技能实训的组织管理。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八)完善继续教育体系

完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坚持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终身教育发展机制,推动学习型城区建设。大力推进学习型街道、社区、家庭等建设,充分发挥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服务社会治理的功能。加强市民终身学习基地建设,发挥其核心辐射作用,构建“市民终身学习圈”,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积极开展“道德模范”“百姓学习之星”等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学习,引导市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营造学习型城区建设氛围。形成开放融合、方式灵活、资源丰富、学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推动继续教育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学习成果认定、学分积累和转换。

加快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开展市民学习需求调研,整合各类优质学习资源,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学习者在线学习和线下活动提供服务支持。引导职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教育,完善职业院校与社区联动机制,培育多元办学主体,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大力发展河北区老年大学,完善社区老年教育网络,鼓励各类教育机构面向老年人开放教育资源支持职业院校为老年人提供课程资源。探索养教结合模式,推动老年福利服务机构开展老年教育。加强服务终身学习的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内涵建设,健全全民学习周和职教周“双周”推动机制,探索网络学习新模式,推进河北区e家园终身学习网建设提升“职继协调”“职老协同”品牌工程。

(九)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监督民办学校依法制定章程,按照章程管理学校。完善民办学校校长选聘机制,健全党组织参与决策制度,积极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通过法定程序进入学校决策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明确民办学校产权关系,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职工社会保障机制。推动全区民办学校完成分类改革,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落实和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和监管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学前教育服务。

加强对民办教育监管。建立健全民办教育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新型管理模式。建立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常态化监督机制,做到与公办校同部署、同要求。对民办学校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差别化管理,落实财政、土地、收费等方面的差异化扶持政策。高质量完成无证办学培训机构、无证幼儿园治理,有效净化校外教育环境。强化联合执法力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民办学校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持续规范指导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建立违规失信惩戒机制,将违规办学的学校及其举办者和负责人纳入“黑名单”。大力推进管办评分离,建立民办学校第三方质量认证和评估制度。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民办教育品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教师师德素养。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引导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做“四有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国家的引路人。贯彻落实《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实施方案》,挖掘选树师德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激励作用,营造崇尚师德、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落实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和师德档案,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严惩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失范行为,引导广大教师增强行动自觉,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全面提升师德素养和综合素质,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着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区情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培养培训机制,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体系,开发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深化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与改革,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落实全市幼儿园保教人员培养、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关怀计划,加强对特教教师心理健康指导。落实市级培养工程,加强职业院校校长和骨干教师梯队建设,积极参加“未来教育家行动计划”“特级教师训练营计划”、第二期“追求卓越幼儿师资培训项目”“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计划”“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能力提升计划”等市级重点培训项目,为骨干教师(校长)成长搭建专业发展平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引进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教育家型、名校(园)长,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及骨干教师领航计划到2025年,培养杰出津门校长、班主任、教师人数达到十名,选拔市级学科骨干教师人数超过百名,认定区级学科骨干教师人数突破千名、校级学科骨干教师数量占比达到25%左右,逐步形成金字塔型骨干教师队伍结构。

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方式。落实《关于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加强区内教师统筹管理,健全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和教职工岗位设置管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和岗位聘用管理制度,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落实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激发校长队伍的活力与创造力。加大名优教师管理力度,切实发挥名优教师在全区教育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在促进教育质量提高方面的作用。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实现与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确保区域内公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完善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重要岗位和作出突出成绩的人员倾斜,形成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机制。

十一)优化教育资源空间布局

实施新建改扩建工程制定《河北区基础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年)》,进一步优化未来15年河北区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充分利用腾退搬迁的空置厂房、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以租赁、租借、划转等形式举办幼儿园,补充学前教育资源。加强义务教育资源建设,优化学校空间布局。制定实施《河北区义务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短期建设目标任务,实施新建第二实验小学中铁国际校区、杨桥大街地块规划小学、育婴里第三小学改扩建等项目,努力新增中小学学位,缓解人口高峰带来的义务教育学位资源短缺问题。积极落实居住小区教育设施配套,对中小学C级校舍加固维修改造,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努力实现布局结构均衡合理

优化校舍和装备资源使用。落实《建立健全天津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的意见》。按照国家和天津市校舍建设标准、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和综合防灾要求,每年投入专项资金,鉴定并维修加固一批校舍。坚持建管并重,加强日常管理、定期维修,建立健全校舍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健全装备使用管理长效机制,合理配备义务教育学校新增教学仪器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充分利用资产软件电算化管理模式,加强设施设备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为教育教学开展提供坚强支撑。

十二)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加强信息化运行支持平台建设。依托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利用3到5年时间,搭建区域智慧教育云平台,在各学校、幼儿园建设多种智慧教育系统,构建贯穿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覆盖教、学、考、评、管等多个业务场景的智慧教育应用体系,为教育管理者、教研员、教师、学生、家长等提供各类智慧教育管理支撑和资源共享服务。构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实现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网络安全威胁,响应网络故障、终端故障和信息系统故障,设置事态感知、故障预警、统计分析等模块,做到对网络设施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网络安全保障、信息化建设、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拓展建立大中小幼“三级监控”系统,逐步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全覆盖。

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全面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向以学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以多元学习为主的转变,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推动基于5G的数字化校园顶层设计和建设布局,加快布局校园5G网络。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课程结构和教学组织管理体系,依托5G网络实现远程协同教学、虚拟操作培训与在线资源共享,推进“三个课堂”“双师课堂”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新方法和新模式。创建“5G+智慧教育”试点校。支持学校利用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个性化教学评价系统,加强对教师教学教研、学生评价与学习等教育关键领域的专业云服务能力支撑,形成“云+端”一体化应用模式和跨领域数据贯通服务,通过跟踪监测、诊断分析,精准评估教与学绩效。推进教学教研资源共享,进一步缩小校际差距,提高教育质量。

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能力。充分释放教育信息化潜能,提升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河北区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公众等各类人群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日常管理、教学支持、资源获取、资讯互动、信息服务等各类服务,不断加强教育系统管理信息化统筹管理水平。完善教育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伴随式收集,服务教育教学与管理全过程。逐步实现日常办公管理、人员管理、学生管理、设备管理、学习跟踪、流程监控等业务精细化、网络化、扁平化、智能化,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服务效率。构建区域协同办公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及财物管理系统等,对接国家及天津市基础教育管理平台,提升教育管理效能,实现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拓展“三级视频监控系统”,逐步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全覆盖。

(十)扩大教育交流与合作

深化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对接京两地教育部门,深化京津冀教育合作共建、协同发展。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与北京市石景山区等区域优质中小学开展合作办学、互访互学等校际交流活动,不断深化两地教育领域的全方位交流合作。支持雄安新区教育发展,以对口交流、项目共建、合作办学为重点,搭建功能承接和吸附平台。深化京津冀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合作交流,建立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共同促进京津冀三地职业教育、社区教育优质协同发展。

提高教育开放与合作水平。做好教育援疆、援藏及对口帮扶甘肃省清水县、玛曲县工作。推动与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学校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高水平建设“鲁班工坊”,在肯尼亚马查科斯大学开展本科学历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推进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境内外研修。支持第二中学做好苏格兰中小学Queen Anne高中孔子课堂对口校项目。统筹推进孔子学院(课堂)建设、汉语教师志愿者选派等工作。继续举办友好中外学生国际夏(冬)令营活动,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发展,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与境内外优质学校合作办学,探索跨区域、跨体制合作办学模式。

(十实施依法治教

全面提高依法治教管理水平。全面推进教育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加强教育执法力量,创新监管方式,履行教育系统法定职责。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等相关制度,加快依法行政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学校章程和制度,积极推进学校依法治校、自主办学。严格落实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要求,深入推进重要工作信息公开。健全法律顾问和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全面推动“八五”普法持续深入开展。深化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各类普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加强“智慧普法”建设,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诚信教育,强化信用约束。认真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非规定不得收费要求,严格执行学生校服和教辅材料的政策规定。

十五)加强平安校园建设

推进校园安全稳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实施《河北区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教育系统隐患排查信息报送平台。积极推动《天津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规定》落地实施。围绕平安校园标准化建设,推动工作不断深化、细化,进一步加强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加强学校专职安全保卫机构、队伍建设,建立教育、公安会商机制,共同把好保安“入口关”。提升校园围墙、电子围栏、防冲撞隔离设施等硬件建设水平,持续巩固校园封闭化管理。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校地、校警、校群联动联防联治,统筹落实“一校一警”,严密校园内部及周边巡逻防控。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全面掌握教育系统涉稳动态,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属事责任,推动解决涉稳问题,切实保障校园安全稳定。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建立健全食品(饮用水)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完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压实食品(饮用水)安全责任。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实施春秋季食品安全检查常态化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形成保障食品安全长效机制。落实《天津市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若干规定》,完善校园欺凌预防、管控和处置工作机制。加强安全教育,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严格执行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各项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强化学校、学生、家长传染病防控意识与能力。强化消毒、晨检、缺课统计、病因追踪、复课审核等措施,最大限度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严格落实《天津市校车安全管理细则》,教育、交通部门联合开展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普及,保障学生交通出行安全。

组织实施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作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强化各基层党组织抓好党建是办学治校基本功的意识选优配齐基层学校领导班子,落实好党组织领导下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夯实党对中小学校全面领导的制度基础。加强党员队伍管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教师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教育发展优势,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全面落实各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市区委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各项部署,深入推进《河北区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着力强化理论工作、意识形态管理、新闻舆论宣传、思想道德文化等工作,精心设置正面议题,讲好河北教育故事,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完善工作推进落实机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畅通、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制度体系。完善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全区各部门间政策衔接,进一步理顺行政管理内部、行政管理与学校之间、学校内部的工作关系,形成部门协商、上下联动、各方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以及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强化工作实施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实效性。组织部门要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作为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领导干部提拔晋升的重要依据。宣传、文化部门要大力宣传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经验和先进典型,在全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发展改革、财政、人力社保、编制等部门要细化、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其他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要结合各自职能,全力支持教育现代化建设,使教育优先发展真正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统一行动,真正成为推动河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走出河北区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加强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系。建立健全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和更加稳定的财政教育投入体制,确保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落实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健全生均经费拨款制度和生均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坚持教育公益属性,完善政府、社会和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机制,多渠道扩大社会投入。努力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不断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制度,坚持事前论证,严把项目经费投入方向,严审项目经费投入效益,确保项目经费投入与实际需求相适应。实行专项经费专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程序,加强审计监督,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做好资产管理工作,使国有资产最大限度发挥使用能效,有效服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

(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统领,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坚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总体改革要求,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清单,完善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用人评价机制。着力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逐步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稳步落实中高考改革,完善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设和使用办法,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

)强化教育督导监察。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专兼职督学队伍建设,为依法督导、提高履职能力提供保障。完善学校督导标准,健全督学责任区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制度,探索形成区域特色的经常性督导工作模式,强化对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德师风、资源配置、教育收费、安全稳定等情况的常态督导。强化对国家级、市级专项督导、教育评估监测结果的运用,通过完成整改、迎接复查等方式,推动重点工作落实到位。建立教育督导与教育行政执法有机联动机制,有效运用质量监测评价反馈机制,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开展法律教育、警示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市区委实施办法,把监督执行“八项规定”作为改进党风政风校风教风的经常性工作,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治理工作不实、办事不用心、履职不尽责等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背景介绍

起草情况说明

一、背景情况

为贯彻落实《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北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做好“十四五”时期我区教育工作的谋篇布局,我局牵头组织编制了《河北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起草过程

“十三五”末,河北区教育局成立了河北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应工作机构,形成《河北区“十四五”教育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总结“十三五”以来的发展成绩,形成“十四五”时期规划思路,明确“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原则、研究内容、组织领导、工作进度、工作要求等,形成了规划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2020年,教育局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推动会,围绕“十四五”规划框架,部署了具体编写任务,各科室、直属单位结合市教委对口处室和我区“十四五”规划编写要求,按照推动会上局领导提出的在规划编制中体现前瞻性、衔接性、可操作性、协同性、创新性和目标性的原则,共同编写规划。在规划编写过程中,教育局聘请了市教科院基础研究所专家为顾问,指导规划编制工作,最终形成《河北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草案)》。

(二)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组织实施”四大部分。

在“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部分,重点介绍了“十三五”时期取得的13个方面的主要成绩,结合社会发展变化对深化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我区经济发展对提高教育综合实力提出了新希望、社会的多元需求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期待和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挑战,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河北区教育面临的主要形式。

在“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部分,确定了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发展公平普惠、努力实现科学合理资源布局六大目标.

在“主要任务”部分,规划了“十四五”期间,河北区15项重点任务。在“组织实施”部分,通过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加强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和强化教育督导监察,做好规划的落实工作。

二、对标对表情况

(一)目标衔接情况。《规划》中所提目标、指标、进度安排,在结合河北区实际的基础上,与《天津市教育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和《天津市河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保持总体一致。

(二)贯彻上位文件情况。合河北区实际,总体按照《天津市教育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和《天津市河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设置我区《规划》重点任务。

三、评估论证情况

    为贯彻落实开门编规划的要求,教育局召开了“‘十四五’规划研讨论证会”,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以及教育局有关科室、各学段基层单位代表参会,为规划编制建言献策,集中提出意见建议。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

《河北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草案)(征求意见稿)》公众意见采纳反馈情况说明


    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相关规定,2021年11月19日至2021年12月19日,《河北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草案)(征求意见稿)》已在河北区人民政府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内,未收到意见建议。

    特此说明。

                                                                河北区教育局

                                                              2021年12月20日


发表意见 退出登陆

姓名
联系电话
意见内容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主办: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1201050001津ICP备12006841号-3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00000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920*1080)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主办: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1201050001

津ICP备12006841号-3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