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当前位置:

津门霍氏迷踪艺代表性传承人傅海存

来源: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15-11-06 14:39
来源: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15-11-06 14:39

  傅海存 男汉族1952年生人 现住天津市河北区,

  6岁(1958年)随父练习功力拳,10岁(1962年)拜杨氏太极传人杨承甫的入门弟子原天津市第六体育场场长王梓固为师习练杨氏太极拳及杨氏活步推手。同时得到天津武术教育家原南京国术馆毕业生李士濂的教导,20岁(1972年)拜津门大侠霍元甲再传弟子孙振坤为师习练津门霍氏迷踪艺。拜师后他跟随师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勤学苦练,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身体不适,他都坚持练习,自幼打下了坚实的武术基础。

  20岁参加工作后,利用工作之余,抽时间坚持练功并组织武术爱好者上工厂、下农村参加各项武术表演活动。

  自1985年,他担任河西区体育场教练始,他大部分时间把心思全都用在武术上,从组织训练到参加各类比赛,每项工作都尽心尽力的完成。此外,他深知传承发展武术文化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他要克服万难也要把中国武术这个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多年来,他共吸收了几十名武术爱好者,根据他们的自身条件,对他们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武术训练,使他们具有了坚实的武术基本功。

  退休后,他仍不停歇,虽然年过花甲,但依旧老当益壮。对传承武术文化一丝不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把平时搜集到的武术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走访全国武术界知名前辈,对津门霍氏迷踪艺的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完善。

  傅海存怀着对中国武术的深厚感情几十年来艰苦练功,默默传承,锲而不舍,用他毕生的精力为津门霍氏迷踪艺的传承和发展做了杰出贡献。

  傅海存继承津门霍氏迷踪艺后,将内、外两家武术的功法和动作的精华部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既保留了中国武术三个功能(技击性、可观性、健身性),又突出了津门霍氏迷踪艺:“动作快慢相间、姿态协调顺遂”的绝技。体现出了手、眼、身、法、步、刚、柔、绵、圆、巧及猛、快、脆、硬,不停滞、落地生根、桩功稳重和朴实、古朴、简洁、粗壮、不尚花架、实用性极强的特点。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主办: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1201050001津ICP备12006841号-3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00000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920*1080)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主办: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1201050001

津ICP备12006841号-3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