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5处。其中,河北区6处入选,成为入选文物数量最多的城区。这不仅印证了河北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体现了河北区委、区政府对文物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
河北区6处入选文物类型多样,有市区第一个清真寺金家窑清真寺,有重要工业遗产清户部造币总厂旧址,有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七人军事会议旧址等,还有东天仙戏园旧址、鲍贵卿旧居、宁园等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这些门类不同的重要文物遗存,充分印证了河北区在近代以来一度成为天津乃至华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
目前,河北区共有各级文物10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35处,河北区文物保护单位26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42处,是天津市文物门类最丰富的区县之一。
下一步,河北区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区梁启超旧居时提出的“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重要指示精神,处理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努力开创文物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