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无远近,万里若为邻。2022年,天津市河北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用真情和真心,携手甘肃省玛曲县,共同谱写出一篇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美丽篇章。

跨越山海 步履不停
保障资金供给,注入振兴底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离不开资金保障,2022年3月份,河北区援助玛曲县4270万元资金即足额到位,精准支持玛曲县产业、民生、人才、基建等项目23个,给玛曲县2022年全面工作铺开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强化人才支援,涌现感人事迹。2022年,3名党政干部、1名农村党务工作者、6名医生、6名教师、1名产业园专技人才,带着河北区人民的款款深情,扎根高原,浮现出一幕幕感人画卷。吕静老师连续延期两次,扎根高原三年,将“快乐腰鼓”作为特色素质教育元素引进校园,组建了“鼓韵少年”腰鼓社团,在甘南州素质教育评比中勇拔头筹。

张媛老师,针对新实施《语文课程标准》(2022)的教学困难,马不停蹄对全县180多名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及示范讲座,保障了语文教学的平稳过渡。
王莹、吝昕彤等5名援派医生,刚到高原即投入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战,在核酸检测、在线流调、解读政策、开展培训、协调物资等方面,留下他们夜以继日、孜孜奋斗的身影。
高瑞坡,到玛曲县欧拉镇克勤村担任第一书记,将河北区党建“五个一”运行模式引入,在牧村文化挖掘、红色亮点打造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扶持产业发展,讲好美丽故事。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2022年投入资金1880万,将帮扶资金的55%用于产业发展。阿万仓文旅产业园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完善了阿万仓景区的发展配套,与天下黄河第一湾、河曲马场,共同组成了来玛曲旅游的美丽环线。此外,投资的智慧牧场、有机肥项目,已步入正轨、初见成效,2022年带动110户已脱贫户持续增收。
推动示范村建设,镶嵌高原明珠。克勤村、沃特村地处玛曲高原,湿地草原优美、牧场优质高效、文化底蕴浓厚、格萨尔历史悠久、民俗风情淳朴,具备示范村建设的优势条件。2022年投入资金1740万元,从规划、产业、民生、文化等方面对两村进行整体提升,建成特色民俗商业街区、格萨尔文化演艺广场、民俗文化创意街区、大地景观观光片区、草原湿地研学片区,走出了一条绿色经济、生态致富的发展道路。

开展科技帮扶,攻克技术壁垒。2022年投入资金100万元,协同天津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专家团队,倾力扶持豆格扎西、华尔旦、扎西道杰等90后创业团队,利用闲置牛羊粪资源,生产有机燃料棒,实现冬季取暖对燃料煤的替代,目前已建成牛羊粪生物质颗粒燃料和生物质燃烧炉的实验室,首期产品在学校、机关得到广泛应用。
推动劳务输转,培育内生动力。克服环境、语言的不利影响,2022年有7名藏族同胞来区就业,区人社局在食宿、交通等方面进行精心保障,并定期开展慰问;2022年,携手玛曲县举办“春风行动”现场巡回招聘会等线下招聘会9场,通过直播带岗等线上招聘6场,邀请县内外企业350家,提供岗位26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人员400余人。
专注民计民生,进行兜底保障。坚持民生底线,2022年玛曲县六个乡镇医技楼拔地而起,打通基层医疗的最后一公里;购买医疗救护车4辆,为牧民群众及时诊疗保驾护航;互联网+医疗项目投入使用,让牧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权威专家会诊;为2667名牧民群众购买防返贫保险,化解因病、因灾、因意外带来的返贫风险。

一年里,来自天津河北区的真金白银、专业人才和投资项目,如一股股暖流源源不断地注入玛曲高原,各项《协议》指标任务均已超额完成,津陇协作进一步走深走实,取得累累硕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