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当前位置:

骗子“遥控”设置来电转移 女事主险被坑走100多万

来源: 天津政法报2020年4月23日第5版 发布时间: 2020-06-11 11:31
来源: 天津政法报2020年4月23日第5版 发布时间: 2020-06-11 11:31

  “当事人曾打电话询问其是否有犯罪记录,但警方回拨其电话号码时却显示空号,高度怀疑其遭遇电信诈骗,请立即核实当事人身份,了解详细情况……”

  4月14日下午4点,公安河北分局光复道派出所接到分局打击犯罪侦查支队反电诈专班推送的预警信息。由于事主陈女士报警时使用的电话号码始终显示空号,民警立即赶到其户籍地址,但敲门之后却无人应答。民警再次从户籍信息中查找线索,发现陈女士曾登记过3个电话号码,民警逐一拨打,最终联系上了陈女士。

  “您千万不要去银行,不要汇款,我们现在就去您家跟您核实情况。”通话中,民警千叮咛万嘱咐。

  见到民警后,陈女士讲述了事情经过。当天早上8点多,陈女士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天津市公安局行政科”的程警官,询问陈女士去年年底是否在北京办过一张银行卡,称这张银行卡卷入一起诈骗案件,北京警方需要陈女士协助调查。对方强调,目前陈女士要做的,是尽快到公安机关填写一份表格,说明情况。

  陈女士听后非常诧异,表示自己没有在北京办过银行卡。对方随后将电话转接给“北京警方”。此时另一名男子登场,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的王警官,称已经抓到了利用银行卡取钱的犯罪嫌疑人,这名嫌疑人交代,是陈女士将身份证卖给了他。

  陈女士听到这里,心里有些发慌,忙不迭地解释:“我真的没有做过啊……”按照对方要求,陈女士添加对方为QQ好友,很快收到了“协查通报”和“王警官”的警官证照片。陈女士更加慌乱,心想这事可能是真的,脑补了一万种他人冒用自己身份证从事违法犯罪的剧情。“王警官”表示,这起案件涉案金额148万元,如果陈女士无法将这笔款项打入“安全账户”,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48万!这个数额让陈女士的头脑清醒了一些。她告诉对方,要问问社区民警,自己是不是真的涉嫌犯罪。挂断电话后,陈女士拨打了110,询问自己是否有违法犯罪记录。之后,陈女士焦急等待派出所民警联系自己,但一直没有接到电话。她越想越怕,觉得自己可能真的“犯事儿”了,开始给父母、朋友打电话借钱。

  正在陈女士四处筹款的时候,她的另一个手机响了起来,是派出所民警打来的。听了陈女士的讲述,民警很肯定地告诉陈女士,她这是遇到了电信诈骗,“骗子提供的天津市公安局地址根本就不对,也没有‘行政科’这个科室,而且警方办案绝不会设立什么‘安全账户’,这些都是骗子的伎俩。”

  听到自己并未涉案,陈女士松了一口气。她还是有些纳闷,为什么自己报警后,没人联系自己呢?民警也感到奇怪,接到预警信息后,民警多次拨打陈女士的电话,却一直显示空号。经回忆,陈女士想起,就在她最慌张的时候,对方曾指导她对手机进行了一系列操作,之后她就再也没接到过电话。经民警查看,陈女士的手机被设置了来电转移。“骗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您在汇款之前,任何人都无法联系到您。” 经民警耐心安抚,陈女士恢复了平静。回想起这几个小时的经历,她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感到非常后怕,“特别感谢民警及时找到我,不然我一个人在家胡思乱想,没准这100多万真就汇给骗子了。”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主办: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1201050001津ICP备12006841号-3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00000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920*1080)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主办: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1201050001

津ICP备12006841号-3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