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舍近求远美景就在身边


刘树培、齐麟夫妇参观意大利兵营旧址;

在咖啡馆坐下,感受意风区的别样休闲。

自由道上的餐厅曾是李廷玉旧居。

梁启超纪念馆。

“五一”假期不少游人来意风区休闲。王津摄
看建筑:走进地中海式建筑群
一走进风情街,刘树培、齐麟夫妻俩就拿起手机开启了拍照模式。“这些建筑太漂亮了!”妻子齐麟不住地感慨,“还别说,就马可波罗广场周围别墅房顶上的各式各样的角亭,就够看一阵儿的。”丈夫刘树培一边赞同,一边回忆起多年前曾有亲戚居住在这一带:“那时这边私搭乱建的房子挺多,显得特别凌乱。现在规划、修整得多好,每一幢楼的特色都凸显出来了,真让人有种看建筑博览会的感觉。”
风情区内步行道路有意式风格的鹅卵石和花砖,路灯全部为欧式造型,再加上意大利兵营旧址、原回力球场等近200栋风貌建筑,让置身其中的游客有种穿越之感。齐麟把自己拍的照片发到朋友圈,还附上了一句:“天津与罗马之间的距离有8000多公里。如果觉得罗马遥远的话,那么不妨来天津意式风情区走一走,因为在这里就有一种让人置身意大利的感觉。”很快,几个好友热烈回应:“这么漂亮!”“我也要去看看!”刘树培看着这些回复,有点感慨:“许多人上了岁数以后,除了去外地旅游,很少会在本地走走、看看。其实天津值得逛的地方很多,像意式风情区,就是天津的一张旅游名片!”
意式风情区不仅是意大利本土之外最大的意式风格建筑群,而且梁启超、曹禺、汤玉麟等诸多近代、现代名人的故居也在此,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坐落在民族路的梁启超纪念馆,主要由梁启超先生的故居和“饮冰室”书斋组成,里面一百多件家具都是按当年的陈设原汁原味复制,并根据梁启超后代反复回忆进行布置的。梁启超晚年寓居天津潜心学术,在饮冰室书斋写下了包括历史、哲学、文学等各方面大量著作。《饮冰室合集》近一千万字,其中一半以上是在天津完成的。此外他还收藏了大量书籍,珍藏于饮冰室。
刘树培、齐麟夫妇感慨地说:“无论在治学还是在教育子女方面,梁启超先生无疑都是成功的,参观纪念馆,也让我们从他一生的传奇中汲取营养,有所感悟。”
品风情:
特色街区别样休闲
意式风情区不仅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且还是一条特色商业步行街。这里有各种有趣的旅游纪念品,可口的饮品,精美饰品以及文艺书籍。夫妻俩看到带有天津元素的冰箱贴、钥匙扣时,忍不住驻足。齐麟赞叹:“现在的旅游纪念品做得真有特点,等有外地的朋友来天津,一定带他们到这里转转!”
逛了一圈有点累了,夫妻俩坐在路边的咖啡馆小憩。傍晚时分意式风情区的人流比下午时几乎多了一倍,很多人都是来这里吃晚餐、逛夜市的。而意式风情区的特色餐饮也囊括了中外各种风格:德式巴伐利亚啤酒坊、普拉那啤酒坊;中式餐厅上海年代;法式餐厅福楼、塞纳河;俄式成桂西餐厅;意式威尼斯餐吧……在这些老房子里开的餐厅就餐,不仅别有一番风情,而且还让人忍不住探究它们的历史感。
坐落在自由道37号的典丽廊餐厅,是一座简朴素雅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经是李廷玉的旧居。原本这里是奉系军阀万福林的私产,万福林与李廷玉私交甚好,他敬重李的为人,李退职归津之后,万福林主动把房子借给李廷玉居住,十多年没收过一分钱房租。
在游客讨论去哪儿吃饭的交谈中,刘树培、齐麟夫妇听到了很多外地口音,他们会心一笑:意式风情街真是外地游客的必到之地。
回顾一下午的游览经历,刘树培说,这次的游览让他真正领略了这里的魅力:一种建筑与风情相结合的美。“行走在这里,会有一种忍不住想拍照的感觉,想留住这里的历史感,想记录这里的城市生活。”刘树培说,“我喜欢吹口琴,下次我要带上口琴邀朋友们一起来,在这里为他们演奏意大利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