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亲爱的,让我想你的时间,太长了……
你离开时,岁暮天寒;你回来时,春暖花开。出征的你,目光如炬;凯旋的你,笑颜如花。
满载着湖北人民的深情厚谊,按照国家卫健委最新通知要求,天津支援湖北武汉医疗队将在本月底前,采取整建制撤回的方式陆续返津。对口支援恩施医疗队具体返津日期,将等待下一步通知。今日下午,天津援助湖北13支医疗队中的7批738名队员,已率先踏上归程!

东湖畔樱花怒放,那是殷殷谢意——
是你们,日夜奋战,舍生忘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同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是你们,救死扶伤,大爱无疆,医者仁心,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在武汉,医疗队员从修整地前往机场,一路上,交警向他们敬礼,一路上,志愿者向他们挥手……感谢,感谢,还是感谢!
天津支援湖北武汉医疗队总负责人、一队领队、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陆伟说:“天津在武汉的各支队伍虽然任务不同,但都是响应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召唤,带着天津市委、市政府和1600万天津人民的重托而来的。在武汉期间,天津医疗队没有辜负天津人民的期望,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全体队员做到了零感染!而且还有大批队员火线入党,仅第一批医疗队就有46名队员。在这边我们虽然有很多的困难,但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更大。工作中,我们和武汉人民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我们天津医疗队和武汉人民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希望武汉保卫战早一天获得全胜,武汉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
“来到湖北无论是想家的时候,还是劳累的时候,我都没有掉眼泪,但是今天我真的忍不住了。”天津第一批医疗队队员、天津肿瘤医院护士刘蕊说到今天一路上的动人场景,眼泪止不住地留下来。说到回家,刘蕊的心里并不如她之前想象的那样“归心似箭”,她说:“现在既高兴又难过,真的,这些天在这里工作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很伟大,但是,这里的人们对我们的感谢,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是值得的,这是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经历。”

装卸行李、办理托运……武汉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用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助着天津的医护工作者。
天津第一批医疗队联络员赵宝伟说,在临出发之前,他们所在武汉市青山区的工作人员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欢送仪式,在欢送仪式上,当地的工作人员向他们赠送了纪念品,并表示将建设一个纪念林,感谢天津的医护工作者。“他们说,将在这片纪念林里写上每一个医疗队员的名字,还将种上天津的市花月季花,以此来表达对天津人民的感谢。”赵宝伟说。面对如此深情,天津医疗队也在发挥着他们最后的光和热,临别之际,赵宝伟说天津第一批医疗队剩余的2500套各种防护服和8000多个口罩留给了当地,助力当地今后的疫情防控。
天津第二批医疗队队员、天津职业病防治院的护士王蕊坐在离开武汉的大巴车上,用手机记录下了志愿者挥手道别的视频,这位1997出生的90后小护士深情的写到“英雄的武汉,逆行的我们!”在湖北50天的日子,让这位小护士感动的事很多,她记得她照顾的一位老爷爷,一直让医护人员保持距离,说他可以自理,这位老爷爷让天津的医护人员们好好保重自己,这样才可以护理更多的病人。而王蕊的朋友也因为她去武汉报名支援海河医院,一句“勇气来源于你”,让王蕊心潮澎湃。
她说:“在这里我留下了不能忘却的记忆,有了坚固的战友情谊,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太阳总会照常升起,硝烟总会散去。”
作为天津影像学支援湖北的专业队伍,在湖北工作的日日夜夜,让天津市第十三批医疗队领队、一中心医院放射科主管技师王晖印象深刻,他们每天每人要为100多人完成影像学检查,他说,在核酸检测需要时间的情况下,影像学检测是最快最迅速的检测方法,这次能够在湖北发挥自己的专长,他感到非常光荣。“今天就要回家了,能够带着大家一起回来,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心情非常激动。”王晖说。在武汉的这些天,王晖已经和当地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结下了深情厚谊,他说:“这一次没有机会游览武汉,我和当地的朋友们已经约定好,明年春暖花开,再游武汉。”
天津市第九批医疗队队员、市第四中心医院呼吸科医生彭秋凤驰援的是江汉经济开发区方舱医院。从十万火急的驰援到有序安全周密的救治,从刚开始的恐惧害怕到慢慢从容面对一切工作,回顾在方舱医院中奋战的日日夜夜,彭秋凤感慨良多,而最令她难忘的是,方舱医院中的医生与患者由普通医患关系变成了情深意切的伙伴,从疏远到亲密,个中滋味难以言述。“有的病人住着不愿走了,有的要与医护人员们相约明年再聚。现在,天津第九批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要回家了,从这次驰援武汉中,我们看到了医患携手、共渡难关的感人瞬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铭记这场特殊的医患情深。”
“我们是天津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伍中平均年龄最小的队伍,但是,我们队员在‘战疫’中,表现出了坚强、勇敢、团结。”第十二批医疗队领队、天津中医一附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张磊表示,“非常高兴!我们按要求完成了任务,并且零感染!而且武汉这座城市经过全国医疗队员的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为自己的工作感到小小的自豪。”张磊说,组织上对医护人员非常关心,定期慰问家里的老人、孩子,让大家感觉天津虽然距离武汉1000多公里,但是,觉得很温暖、很踏实、没有紧张感。“昨天,在在天津市领队会议中,武汉说要给我们支援的医护人员,一个纪念章、一套纪念币,还有一张‘感人卡’,终身免费到武汉景区旅游。这个让我们也非常感动。”张磊说。
天津市第六批医疗队队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应漪云,今年38岁,已经有了三次医疗队工作经历。2008年,援助汶川医疗队,在四川工作了14天,2017年天津全运会,还是医疗队成员,这次赴武汉医疗队,算是她第三次医疗队经历,返回天津后,将会在8月奔赴非洲,参加援非医疗队,支援当地医疗卫生工作,第四次参加医疗队。从2002年参加工作开始,应漪云先后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和手术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本次参加医疗队,她觉得这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完成而且要优秀的完成工作。“我是一名党员,当有危险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要站出来,汶川和武汉,两次医疗队工作,内容有很大不同,要求也不同,但无论什么样的任务,来了就要尽最大努力做好。”

“心情非常的激动。来到方舱医院的一个多月,我们见证了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从磨难到苏醒的过程,也被武汉人民在磨难中乐观、坚强、勇敢的精神感动着。”天津市第五批医疗队队员、天津市第二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安学健给记者发来一首诗。
“期盼,期盼
武汉的数字已降到个位
令人振奋的消息
……
你,在我眼中
永远是最美!
期盼,期盼
湖北,武汉,
正在慢慢地苏醒
……
有爱的地方一定有光
像樱花忘我的开放
期待那一天的晨光……”
“回想这30天,曾经的点点滴滴一幕幕浮现在眼前,30天累吗?苦吗?想家吗?当然累、当然苦、当然想家,但是身披战袍的我们却从未退却半步。”安学健说,“‘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天津医生’‘谢谢你们!’是我听到最多的话语。体温、血压、核算检测等内容本是最日常的工作,但在种种防护装备下却变得异常艰难。很多突发情况也会出现在方舱,一天夜晚凌晨5时,C区突然停电了,一片漆黑,我们一方面安抚焦躁的患者,一方面联系医院的后勤保障,那晚穿防护的‘大白’成了方舱中漆黑的逆行者!我们不允许1人掉队,做到零感染是战友们并肩作战、互相扶持的结果。”
海河边桃花初展,那是声声赞许——
你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沧海横流,英雄本色!你们是,最大的功臣,党和人民要给你们记头功。
在“湖北胜则中国胜”的抗疫主战场上,你们不畏艰险,用精湛医术立下赫赫战功;你们牺牲奉献,用高尚情怀展现英雄气概!
辛苦了,到家了,放心了……(津云新闻记者董立景李佳萌霍艳华彭俊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