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不能等、不能停”……仲秋时节,走进全市第一个好人社区河北区铁东路街北宁湾社区,入口处的打卡小品引人注目,这是全国文明家庭、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社区居民栗岩奇同志的名言。依托小区甬道设置的好人步道两边,聚集了很多居民,一个向榜样学习的新阵地——河北区好人工作室启动仪式正在举行。
“我们要以工作室为载体,增加好人凝聚力,汇聚道德力量,放大好人品牌,将一个人‘帮’变成一群人‘助’,实现1+1>2的效应——”发言代表的话音刚刚落下,随即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
北宁湾社区成立于2014年,由宁静家园、致远家园两个自然小区组成,近年来,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把德治教化融入社区治理,大力发掘选树宣传推介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好人好事,通过抓典型引路促风气提升,抓阵地建设促机制完善,抓文明实践促基层治理,探索形成了“典型示范强引领,德治教化促共治”的治理模式。2023年4月,社区率先建成全市第一个好人社区。截止目前,社区共有市级以上道德模范及提名奖4人,天津好人3人,注册社区志愿者1154人,建成一个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展牌,一处好人社区精神景观小品,一处“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的好人社区同框打卡点,一个取“邻里守望、友善互助”之义的善邻亭,一条好人步道,一组好人楼门文化六类特色阵地。有以社区道德模范、“天津好人”等23名先进典型为主的“好人宣传团”,开设好人讲堂,坚持每月一课,突出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向“好人”看齐意识,好人之风浸润社区,文明程度不断提升。这次成立的河北区好人工作室是在“栗岩奇工作室”“烈士母亲之家”“警民e家”“徐文华工作室”等基础上,将栗岩奇工作室整体提升而成的,便于互相交流、学习和开展活动,更好地加强模范好人联系。
好人工作室的启动恰逢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社区内不仅有包括“童心敬老、爱满重阳”主题绘画、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拍重阳全家福、给老年人开展义诊服务疼痛按摩等发挥各类好人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的多样化公益服务项目,还有包括葫芦庐技艺、非遗红船、泥人张作品和手工编织在内的非遗主题文化展示,这些“绝活儿”让重阳节意暖情浓,营造了浓厚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广大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一木不成林,百花方为春。书写“好人广场”“好人墙”“好人楼门”等这些宣传好人好事“德教材”的,是河北区的“好人联盟”,14.6万名河北区志愿者,在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感召下,成为传播爱心的使者,他们中有连续33年为烈士扫墓的老实人,有微小处解难事的楼门文化建设,有域内文明单位的“善小”文化,全区通过建好制度“选”好人,策划好项目“用”好人,用好机制“敬”好人,积小善为大善,汇聚发展合力,让“好人效应”落地生根。
人间烟火里,这一群群好人,正通过更创新的举措、立足更广阔的平台,让“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让城市更文明、生活更美好。他们聚成最亮的光、传递最暖的火,他们用示范引领、榜样力量,成为“文明北岸”的生动实践、鲜明标识,他们将不断续写“新时代雷锋日记”,在永不停歇的爱心接力路上踏歌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