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疫情封管控区,患有重大疾病如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孕产期妇女如何定期进行检查?长期慢性病的老年人如何第一时间收到“救命药”?……面对这一系列居民群众关心的就医保药问题,河北区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专班针对本轮疫情多点散发的情况,调整管理机制,建立街域医疗救治体系,安排医疗救治专业人员进入8个街道就医保障群,逐一对接,缩短信息流转路径。在此基础上,第一时间收集六类重点人群信息分类管理,透析病人、放化疗病人、孕产妇底册全部由医疗救治专班接手对口安置,专人负责,确保居民群众就医保药渠道快速通畅。
凌晨三点,河北区新冠疫情医疗救治专班负责人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吵醒,在得知光复道街北斗花园小区出现新冠病毒阳性病例后,他来不及洗漱,随手穿上衣服伴着夜色匆忙赶往现场。
会同街道办事处及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急商讨目前防控形势;对接保医保供下沉支援干部点长,安排下一步工作;根据街域就医保药体系划分责任、精准对接,拟定相关告知书……面对当时无数急需协调处理的事项,医疗救治专班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在河北区,哪里有新冠疫情,哪里就是我们的主战场,与疫情直面对抗,与病毒短兵相接,我们的行动快一些,群众面临的就医保药的难题就会少一些。”医疗救治专班负责人说。
疫情期间,对患有重大疾病的人群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医疗救治专专门整合区内医疗资源,让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就近治疗,为病情紧急的患者畅通绿色通道,保障医疗救助及时到位。家住铁东路街的杨玉兰老人身患宫颈癌多年,急需进行放疗,由于技术原因区内的医院无法解决。“当时河北区、和平区的疫情防控形势都很严峻,我们为此制定工作方案,依据患者急需救治的紧迫性,特殊人员特殊处理。”医疗救治专班成员赵建军介绍。经与市医疗救治专班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多方协调后,最终将杨玉兰安全转运至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完成治疗。
“目前河北区孕产妇共计1248人。疫情封管控区的孕产妇均由天津市第一医院一对一承接,重点关注38周以上的孕产妇,防范区由天津第四中心医院和天津第二医院负责对接。”河北区卫健委妇幼科科长王玲玲告诉记者。家住光复道街昌海公寓怀孕近二十周的陈女士,因感觉不适来到天津第一医院进行检查。由于家处在疫情管控区,其自身情绪很不稳定。医疗救治专班成员和医院医护人员多次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在三天后用专车再次接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在得知胎儿发育正常的情况后,陈女士的心态也平复了许多。
医疗救治专班结合上一轮月牙河街疫情组织复盘并建立相应机制,丰富的疫情处置工作经验,在服务居民群众最后1米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5月18日医疗救治专班开始工作后,迅速启动就医保药热线电话,第一时间建立涉疫街道办事处就医保药体系,包括街办事处分管领导、封管控区点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管领导、居委会主任、就医保药专员、家庭责任医生、药房主任及网格员在内的就医保障群同步启动运行。各封管控区保供台进行购药登记和信息收集,各楼门栋网格员居民群收集群众购药就医需求,各封管控区分别设3名就医购药保障专员,畅通区医疗救治专班热线电话,从而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保医保药体系,保障居民的诉求有人听、居民的需求有人管、居民的要求可满足。
当前位置:
用有力度有温度的工作确保就医保药渠道通畅
来源: 河北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6-02 10:58
来源: 河北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6-02 10:58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