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当前位置:

天津:唤醒历史文化街区的生命活力

来源: 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1-08 15:22
来源: 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1-08 15:22

 1月4日,光明日报分别在第5版《红船初心专刊》和第6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刊发文章,从“‘饮冰室’里看家风”到“让历史光辉照进城市未来”,从“历史文化街区:传承城市文脉的原生性基因”“保存历史文化街区的‘集体记忆’当规划先行”,到“以文化人:强化历史文化街区教育功能”,通过记者采访和专家阐释,对天津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报道。

文章中写到,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历史风貌建筑及街区,就是它灵魂的“寓所”。天津开埠之初,城市建设集中在老城厢地区。同一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构成了今日天津多元文化融合、建筑风格纷杂、街区特色迥异的独特风貌。

文章中写到,多年来,天津市在保护与发展方面勇于创新,持续用力,让14处历史文化街区、854幢历史风貌建筑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天津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是从保护一座座历史风貌建筑开始的。天津的“小洋楼”闻名遐迩,在此流连,犹如踏进了时空隧道,体验着中国近代的百年风雨烟云。

文章中写到,历经沧桑的估衣街可追溯至元明时期,长约330米的街道两旁林立着上百家店铺。坐落在这里的古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天津市在充分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后,最终确定本着既尊重历史又考虑现实、既加以保护又重视发展的原则,保留估衣街原街道位置,恢复重建“谦祥益”“瑞蚨祥”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建筑,改造街道两侧的建筑,延续历史风貌街区的传统特色。

文章中写到,历史文化街区,既是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又是彰显城市内涵、品质和特色的“名片”。2005年,天津市在国内首开先河,制定颁布了《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以立法的形式为历史文脉在建筑符号上的传承,854幢老建筑逐一临摹画像,颁发独一无二的“身份证”。2013年起,又将五大道、解放北路、中心花园、劝业场、一宫花园、古文化街等6个历史风貌建筑较为集中、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区域确认为首批风貌建筑保护区。

文章中写到,天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找准保护与发展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位于海河北岸的意大利风情旅游区,区内保存有200余幢意式建筑。2002年,天津市对这一街区启动保护性开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区内历史建筑进行全面整修。同时,为了发挥这一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价值和经济功能,天津将其作为城市风情旅游的重点项目,精心规划确定商业业态。

文章中写到,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优势,打造独具一格的城市品牌,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天津保护发展历史文化街区的着力点。延续城市记忆,要使之成为活态文化、动态文化,不断赋予其符合时代潮流的全新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取向──这也是天津发展历史文化街区的实践带给人们的宝贵启示。(记者宋德松)

附件:
 
分享到: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主办: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1201050001津ICP备12006841号-3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00000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920*1080)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主办: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1201050001

津ICP备12006841号-3

津公网安备 120105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