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中国人民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在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经济飞跃式的发展就是带着我们飞奔向前的高速列车。
回顾改革开放的四十年,经济的变迁、变革和发展绝对是这段历史中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之初,河北区的经济以工业企业为主,当时的河北区是天津市的工业重镇,成片成片的工业区支撑起了河北区的经济命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河北区民营经济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经济的活力被激发出来,而整个区域经济也外出了转型的第一步。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区域经济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模式正式确立,并逐渐壮大。在市、区委的领导下,河北区支持企业改制、挖掘经济潜能、激发市场活力、妥善安置人员,使经济进入了大发展的时代。
随着时间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区域经济迎来了第二次大发展,这一次是业态模式的转变。随着,全市工业东移战略的逐步铺开,河北区的支柱产业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
工业区迁出,留下的工业遗产,用的好是宝贵财富,用的不好就成了累赘。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决定利用资源优势,将遗留的厂房,发展成为特色的产业园区,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载体。十多年来我区的发展轨迹,证明了这是一条奠定了区域经济发展基础的道路。
近年来,区域经济迎来了又一次发展的良机。经济发展模式由高速度向高质量的转变,为河北区带来了促进都市经济发展壮大的外部条件,勇立改革潮头的河北区人凭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走出了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现代都市经济包括金融、IT、创意设计等高附加值行业,是未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向。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提前行动、提前布局,扩宽思路,打开脑袋上的津门,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以产业园区升级为依托,促进河北区经济向上、向新、向深发展。
创业公社就是我区自主打造的升级版产业园,这里的产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而是以高新技术为载体的全新业态。
这里汇集的企业中包括智能机器人、定向声波发声器、区域防霾净化仪等国内自主研发创新科技企业,是高智商、高质量的典型代表。论规模这个园区并不算太大,但是论附加值和科技值,却绝对是我区各园区中的排头兵。
创业公社就是新变革里,我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于是,优客工场、河北区科技招商展示中心等一批全新产业园区应运而生,而通广产业园等老园区也不断的改造升级,河北区的经济结构日益向好。
诚然,淘汰落后产能必然会带来阵痛,但是我区在市、区委的带领下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一系列利好的外部环境,为区域经济结构的深入转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河北区这个老工业区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质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我区立足增强经济活力,突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开放发展而着力打造的新格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北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具体表现。
未来的几年既是经济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河北区全区上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市、区委的领导下,正在全力以赴开创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弄潮儿向涛头立”相信河北区这匹高速发展的经济快马,绝不会停下它前进的脚步。